一线老师结合语文考试中说明文阅读题型讲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元宝老师,是一位有着十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我发现无论是在语文的学习还是考试中,“阅读”永远是最让老师和同学们头痛的内容。所以我结合自己的一节教学经验,开设了“语文阅读小课堂”,帮助大家归纳总结阅读题的解题方法。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度过快乐的阅读时光。
在上一讲中老师给大家梳理了说明文的一些基础内容,同学们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进去巩固复习一下。
语文考试说明文阅读总丢分,赶快收藏一线老师归纳总结的解题方法
其实在说明文阅读中有一些常考的题型,今天老师会针对常考题型,讲解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说明对象
[常考题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看题目我们就知道其说明对象是中国的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5.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对象。
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格式:介绍了_____的____。)
如:《死海不死》,科学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答题方式: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二、说明对象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常考题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标题;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看标题就知道其说明对象实“人民大会堂”,其特征是“雄伟”。
[常考题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从分析材料入手,抓文章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说明顺序
[常考题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A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前文已有说明)。
B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此外,理清说明顺序,还可以抓住一些在文中起标志性作用的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就是从主到次的顺序;“由于……所以……”是从原因到结果的顺序;见到“总之……”,就要从具体到概括的顺序上去考虑。
说明文旨在通过文字叙述使人了解相关事物,因而说明文的需要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准确。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使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加清楚明白地接收信息,也能提高读者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同时,说明文常考的一种题型就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者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说明方法。因此,阅读说明文首先就要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
[常考题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常考题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B.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画图表:直观形象说明了…。
8、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9、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C.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1.答清每种说明方法各自的表达上的作用,
2.答清具体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即:表达+说明内容。
五、说明语言
[常考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对策:用了“××”,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某某事物的什么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或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等等。
[常考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表态(不可以);(2)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联系上下文说明换掉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常考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能还是不能)。(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总的来说说明文分析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十六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不论是考察字词句还是段落都应该联系相关语境分析体会说明的准确性。
老师针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考试题型以及相应的答题对策给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以致用,掌握了这些方法,这样我们做相关的阅读题就会有“法”可依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