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大运河修建到了何处明朝大运河最北端在
近来,围绕着京杭大运河展开的文化活动依然火热。8月至10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运河沿线8省市网信办共同举办大运河文化之旅主体活动;9月10日至15日,北京市文联组织艺术家进行大运河主题文化采风活动。
作者:宗春启
行走在北京城中,不难发现大运河的印记。在这个国庆期间,有些人会选择到公园里走走看看,而通州大运河向北延伸至通州,这是许多人知道的历史,那么您可知道,元朝大运河修建到了何处?而明清时期,大运河的最北端又在北京的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在通州
元朝延伸至积水潭通惠河起点应是万宁桥
众所周知,隋朝大运河的北端,是今天的北京地区。据史料记载,隋朝从公元年开始开挖广通渠,引渭水自新都大兴城至潼关,长三百余里,以通漕运。公元年,开挖通济渠。年,开江南河。年,发河北诸郡民百余万人,开挖永济渠,引沁水南至黄河,又连接卫河,北至涿郡。公元年,隋炀帝乘龙舟自江都(今扬州),直达涿郡,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隋朝时的涿郡亦即东汉时的幽州,治所蓟县,在今天北京城西南,所辖地区即今北京市通县、昌平西南,河北霸县和天津市以北,还有涿县、逐鹿以东地区。那么,隋朝大运河最北端具体在今北京地区的哪个地方?笔者认为,还得是今天九河下稍的通州地区,因为运河需要汇集潮河、白河、卢沟等诸河的水源以扩充水量。
积水潭港(今什刹海)老照片
至元朝,随着大运河的修浚与开凿,其北端又继续延伸至当时的积水潭,即如今的什刹海。至元年间,元世祖下令开挖新河道,在利用部分隋唐原有河道的基础上,于今天山东的临清、济宁间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至元二十九年(公元年),郭守敬主持在大都城到通县之间开凿了通惠河,贯通了由元大都直通杭州的南北大运河。这就使得大运河向北延伸至积水潭,通惠河与积水潭的交汇点便位于万宁桥(即今天地安门大街的后门桥)下的澄清闸。澄清闸,最初被称为海子闸。在元代的一百多年里,这里一直是水路交通枢纽、漕粮进都城的咽喉要道。从万宁桥澄清闸到瓮山泊(今天的昆明湖),在元代称为高梁河;从瓮山泊到昌平的白浮,元代称为瓮山白浮堰。
据资料记载,中国科学院用卫星遥感技术测得京杭大运河全长公里,其测量目标的北端以温榆河和通惠河的交汇处为起点,南端至杭州的拱宸桥,显然没有把通州到积水潭的通惠河算进去。
郭守敬纪念塑像
关于通惠河的起点,历来有不同说法。据《元史·郭守敬传》,为了将海运至通州的粮食再运到大都城里,忽必烈采用郭守敬建议,在旧有运粮河的基础上,“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合入旧运粮河。”由这段记载,引发了通惠河起点的三种说法:白浮泉说、瓮山泊说、积水潭说,其中昌平白浮泉距离最长,积水潭说距离最短,海淀瓮山泊说流域最大。三个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能拿出史料依据。但笔者经过考证,认为积水潭说最为可信。
积水潭,元代叫海子。这一带本是永定河旧河道,后来为高梁河所流经。金代将这一带河道开挖成湖(即积水潭),堆土成山(即琼华岛)。按照郭守敬最初的计划,引玉泉山的泉水进入积水潭,再将积水潭水引出流向东南,与辽金时的旧运粮河汇合,以便将海运至通州的粮食运至大都城。这样,每年可以节省“雇车钱六万缗”。但是后来郭守敬发现,光靠玉泉山一带的泉水水量还是不够,这才找到了昌平的白浮泉、神山泉等水源。郭守敬的伟大,在于他找到了一条将昌平的泉水向西再向南引向瓮山泊、再引进积水潭的路线,并用设船闸的方法,解决了大都至通州落差大、水不能留存的问题。
至元三十年(年),郭守敬的引水工程竣工,通州的运粮船直达积水潭。当年秋天,忽必烈从上都回到大都,“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名通惠河”。可见积水潭才应该是通惠河的起点。然而,元朝人比较严谨,才不会把“海子”积水潭说成是“河”,所以,通惠河的起点被元朝人规定在“海子”与“河”的连接点:万宁桥。元朝人著的《析津志·河闸桥梁》中“高梁河”条:高梁河“入海子内,下万宁闸,与通惠河合流”。由此明白可见,万宁桥(闸)即是通惠河的起点。
明代大运河的修浚
从通州到沙河另一路北至密云
明代,由于北京城的改造,漕船已经不能驶进积水潭了,通惠河的北部终点变成了北京城东南的大通桥。据《明史·河渠志》载:“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仍元人之旧。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那么,为什么叫大通桥呢?因为在明朝,通惠河就被称为大通河,《明史·河渠志》载:“大通河者,元郭守敬所凿。由大通桥下抵通州高丽庄,与白河合,至直沽,会卫河入海,长百六十里有奇。十里一闸,蓄水济运,名曰通惠。”
清代京杭运河全图(北京段局部)
那么说,大通桥就是明代大运河的最北端了?并非如此。实际上,明朝愈发重视大运河的修建,河道也就不断向北延伸。明朝中期以前,中原地区一直面临来自北方的威胁,先有瓦剌、后有俺答进犯,不得不驻守重兵、加强北部防线。兵多,粮食需求量就大,粮食产区主要在江南,而漕运在当时是效率最高、代价最少的运输方式,所以开挖、疏浚运河的工程在明代几乎没有停止过。
隆庆年间,明朝将京杭大运河的北部端点,推到了今昌平区的沙河。嘉靖二十九年(年),“俺答大举入寇,犯(昌平)州城东门”,朝廷置昌平镇设大将。“隆庆六年(年),总督刘应节、巡抚杨兆,议于巩华城外安济桥至通州渡口止,疏通一河,长可一百四十五里,以运诸陵官军饷。发军卒三千人治之。”(据《光绪昌平州志o大事年表》)这里所说的“疏通一河”就是指昌平河。巩华城南安济桥下的河古称湿余河(后讹称为温榆河),发源于西山鳌鱼沟,经巩华城东与北沙河汇合,流至通州入潞河。疏浚之后,由巩华城下至通州的这段河道被称为昌平河。《明史o河渠志》载:“昌平河,运诸陵官军饷道也。起巩华城外安济桥,抵通州渡口,袤百四十五里。其中淤潜三十里难行。隆庆六年大浚,运给长陵等八卫官军月粮四万石。遂成流通。”
每个月有四万石的粮食经昌平河运抵巩华城下,使用率不可谓不高。而这只是隆庆年间的运量。当时,昌平天寿山刚刚埋葬了八个皇帝。据《光绪昌平州志》载,“万历元年,由通州水运粮石抵奠靖仓,转发至居庸等仓,以重军需。”而奠靖仓就位于巩华城内。
昌平河疏浚之后,给巩华城南造成了一个水乡风光:安济春流。安济桥是明朝正统年间修建于南沙河上的七孔石桥,明朝人崔学履著有《燕平八景》诗(燕平,昌平曾用旧名)咏叹昌平美景,其中咏安济春流的诗是这样写的:“沙河南去锦帆稠,春水偏宜估客舟。共指灵源通潞水,喜看幽脉即沧州。尽多沙渚眠鸥鸟,欲傍星槎犯斗牛。畿辅名区多胜绝,楚云湘月共悠悠。”其余七景分别是:松盖长青,天峰拔萃,石洞仙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龙泉喷玉,居庸霁雪。
不过,距离通州72.5公里水路的沙河,还不是明朝运河的最北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年),为解决北部边防守军的粮食需求,实施了“引白(河)壮潮(河)”工程,把运河的最北端推到了密云县城。因此密云才是明朝运河的最北端。
“引白壮潮”工程,是在杨家庄开挖白河新口和新河道,使白河水自马头山西南流经密云县城至河漕与潮河汇合,为的是加大水量以通漕运。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嘉靖末,总督侍郎刘寿,以密云兵将岁用粮米十五万石,悉繇通州陆运至牛栏山,费多,乃疏此河(按:指白河)下达通州,更驾小舟转粟直抵密云,省费什七”;“其后河流日盛,用同知卫重鉴言,自通州径运至密云”。白河源出河北省沽源县,沿途纳黑河、汤河等,如今东南流入密云水库。潮河源於河北省丰宁县槽碾沟南山(笔者按:如果一定要找运河最北端的源头,那么非丰宁莫属),如今南流入密云水库。出库后,两河在密云县河槽村汇合,始称潮白河。
(原标题:大运河最北端究竟在哪里)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