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三朝嬗变史西夏是怎么炼成的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塞北三朝里的西夏王朝,话说这个西夏王朝也是个奇葩,在它的东边,宋朝、契丹、女真、蒙古,这些世界级别的霸主,你方唱罢我登场,任何小国家摊上几位邻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西夏王朝却在这种列强环视的国际环境中,硬生生地撑了两百多年。
那么这个起源于无定河边定难五州,用大宋王朝累累白骨堆积出来的党项政权,到底有什么立身之本呢?
独特的无定河
孔子说:天地万物必有初。
那么我们就从党项人的起点开始说起吧。熟悉黄河流域跟历朝历代地图的朋友们,都应该有这么一个印象吧,黄河不是有一个几字型大湾吗?这个大湾包围的那一块地方,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黄土高原,古代被称为河南地。
这块地方是古代农耕文明,以及草原游牧文明的重合点,既可以进行农业耕作,也可以进行游牧作业。游牧民族强大的时候,就会以这块地方作为跳板,进攻中原王朝,相反,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想要追亡逐北,也会抢占这块地方,比如秦朝的蒙恬。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七百里土地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们翻看古代地图就能够发现,只有秦、西汉、唐明清这几个比较强大的王朝,才能够把这块地方纳入版图之内。
如果我们以黄土高原为标的,进行仔细的划分,在这个黄土高原的中间,有一条自东北西南走向的古代横山山脉,也就是今天的白于山,以及一系列其他小山脉的合称。
在这条分界线以南是陕北高原,农耕民族占据的优势比较大,在这条山脉以北,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比较大。
可是这条山脉偏偏从无定河中间横插的过去,也就是说如果进行严格的区分的话,无定河流域才是真正的农耕游牧重合点,也是自古以来两个民族纠缠的最前线,所以才会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种话。
这也就意味着,无定河边的定难五州既可以选择皈依中原,也可以选择离家出走另起炉灶。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地方是一个单纯的农业区,那么中原王朝占领这里之后,直接往这里移民,经过一两代人的休养生息,马上就能够扎根。
如果汉民族能够在这里扎根有了统治基础是很难被赶走的。
可无定河流域的这种两可之态,让他在经济上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一方面他有一定的农耕基础比单纯的草原部落富裕的多,可是另一方面,他肯定比单纯的中原农业区产出少得多。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原王朝之所以能够建立中央集权大一统制度,不就是因为中原农业文明的生产剩余,能够供养一只脱离生产的常备军,以及职业官僚体系吗?可无定河边的农业产出能够勉强果腹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谈得上供养常备军跟官僚体系呢。
游牧国家的出路
这就说明它脱离了中原王朝之后,也就只能勉强以游牧部落的方式存在,而不可能以国家的方式存在。游牧民族想要进化成国家形式,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道路是占据一条商业路线靠收过路费,积累剩余财产,用这些钱去养活军队跟官僚体系。
这在历史上是有成功案例的,自古以来草原上的霸主,一般都跟中原王朝的关系很恶劣。但是有一个草原霸主,就是一个特殊例外,这就是唐朝中后期在突厥灭亡之后,崛起的回鹘民族。
他们就是通过控制丝绸之路做中间商,进化成了游牧商业民族,建立回鹘汗国。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直接占领一块农耕地区,同时代占领燕云十六州的契丹,就是最好的榜样。
但是第二条道路的风险很大,因为这种行为中原王朝是不能忍的,中原王朝可以容忍党项人在无定河流域称王称霸,因为这个地方物产贫瘠,中原王朝占领了这里,这里的产出都不能够供养官僚体系跟军队,那就必须要千里迢迢从后方运输物资过来。
在古代,这种运输成本是非常高的,损耗高达九成啊,再远一点的话恐怕十成都是可以的。所以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占领游牧民族的领地,无论是输赢都是一笔亏本生意。
可是农耕地区那是一本万利,必须打。北宋之所以能够捏着鼻子承认契丹人对燕云十六州的占领,那是因为实在是打不过啊,宋太宗两次北伐全国精锐损失殆尽。
这份本事西夏人肯定是没有的。所以进攻与无定河流域接壤的陕北地区,以及山西地区,都是不合算的。东边跟南边都走不通,北边是大草原,那么只能把主意打到西边。
西套平原造就西夏王朝
好巧不巧这里恰好有一块上帝的应许之地。
那么这块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又叫西套平原。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在几字形流域的时候又形成了三个河套平原,分别是前套平原、后套平原、西套平原。
由于后套平原承接了黄河的全部水流量,所以季节性泛滥严重,不适合农耕。其他两套承接了黄河的部分水流量,所以形成了塞上江南,好比游牧版图上的两颗明珠一样显眼。
前套在契丹人的手里,西套在宋朝手里,古称灵州。这是宋朝唯一也是最重要的养马基地,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所以在宋朝前期,中原骑兵其实是不怕契丹人的,宋朝王牌骑兵静塞铁骑甚至有一人五马的豪华配置。
可是这个地方有一个坏毛病,她是一块飞地。连接这块地方跟北宋边境的,是一条叫做清水河的河流,这条河流的左边是腾格里沙漠,右边是毛乌素沙漠,两者之间,就靠着这么一条脆弱的生命线,连接在一起。
塞上江南和平时期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够给中原王朝提供马匹,可一旦遇到战争可就麻烦了。
战争期间农业生产是受到破坏的,而且战争状态比其他时候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一增一减就形成了缺口,这个时候就需要其他地方提供支援了。
虽然这种支援的消耗比较高,但是战争毕竟不是常态呀!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它不像无定河一样,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都需要支援。
我们前面说过,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有清水河河道这华山一条路,这也导致敌人只要在这里守株待兔就能够断了他的支援。这就会把支援的成本急剧拉高,在宋朝的精英眼里维持对灵州的统治,成本跟定难五州是一个层次的。
那么其他中原王朝为什么能够做到对,西套平原的统治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清水河两岸,当时都在那些王朝的统治范围之内,生命线是不受骚扰的。
宋朝时,清水河右岸毛乌素沙漠旁边就是定难五洲里头的盐州,侧翼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一句话灵州跟定难五州是绑在一起打包出售的,要么全要,要么全不要。
西夏可以天天骚扰灵州,把战争变成常态,于是北宋王朝主动放弃了这块地方。
西夏人得到了这块地方之后马上就把政治首都迁到了这里,开始了他鸟枪换炮的蜕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