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北京的军事重镇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北京在公元前多年就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当时它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国都叫做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蓟城为广阳郡的行政中心。后来从秦汉、经魏、晋、十六国、北朝这些朝代前后年间,蓟城在我国北方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成为地位显赫的军事重镇。到了会同元年(年),发迹于北方的辽国,以蓟城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就此开始北京的建都史。金朝继续辽之后,于贞元元年(年)正式迁都到这里,叫中都。到了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叫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崩溃。
选址和范围——交通枢纽与军事城市
北京三面环山,西部是属于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和东北部是属于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读史方舆纪要》中称燕京“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襟带于南,居庸锁钥于北。幽燕形胜,实甲天下。”军都山以及燕山山脉像一张弯弓出西南延伸向东北,横亘在蒙古高原与华北大平原之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向东逶迤数百公里直抵渤海之滨,因而也将东北大平原和华北太平原分隔开来。军都山所属的燕山山脉是我国北方巨大的阴山山脉东面的一支,平均海拔在千米以上,是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在这道峰峦起伏、地势险要的山岭之中,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峡谷关隘,其中最重要时西北角的南口,一是东北角的古北口,另外还有居庸关、喜峰口、山海关、紫荆关等,这些关口均为沟通北京小平原与蒙古高原和东北大平原的交通要道.
北京小平原和华北大平原之间,如今已经联为一体,到处畅通无阻。但是在远古时期,北京小平原的东南面却是湖泊和沼泽,同行困难,成为平原之间相互联系的天然障碍。如果从华北大平原北上,只有沿着太行山东麓一线高地,才能顺利进入北京小平原。因为这条线以西是高山深谷不便通行,以东的平原上更湖泊沼泽,这是唯一的选址。那么,沿着太行山东麓的这线高地北进的道路,必然要越过从太行山东注太平原的许多大小河流,其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条河流就是永定河。经过永定河古代渡口之后,大道分为左、中、右3股,左[M]生活读朽.新知三联书店:55路折向西北通过南关口、居庸关进入蒙古。中路一路北上经过北古口到达松辽平原。右路向东沿着燕山和华北平原交汇线直至海滨,经过山海关也到达松辽平原。”
反过来也是如此,若要从蒙古和松辽平原进入华北平原,所有的道路最后都会在北京小平原上聚合,成为一路经过永定河渡口南下,因此北京小平原便是当时的交通枢纽,似乎应该是最适宜于城市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永定河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夏季时雨水集中,常常会河水暴涨,而且河床和不稳定,因此永定河附近的的城市深受洪水泛滥威胁。所以为了远离永定河的威胁,就在穿越永定河进入北京小平原之后,离永定河一定距离的高地上建设城市才是最安全的,这才开始分道扬镳,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这个古代大路分歧之处便成为当时沟通南北交通的枢纽,也就是蓟城(北京)的起源。所以说北京城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宏观区域内的地理形势和微观地理特征,排除洪水威胁,优秀的城市选址。
从蓟城,到最初成为辽陪都的南京,再到正式成为都城的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直至今日北京仍为我国的首都,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址位置虽然屡有变迁,但是变化范围不大,从中可见城市选址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空间格局——结合地形的元大都城市布局
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局势不利,因此在年忽必烈决定把迁都至燕京地区。但是燕京地区尚有的金中都故城,经历战乱已经变得残败不堪,其城市供水水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状况,无法满足日后的城市生活需水量,所以忽必烈放弃金中都旧址选择其东北面的离宫太宁宫附近作为另建新都。新址的选择时主要是考虑到这里有丰沛的水源,包括大面积的湖泊和清澈的泉流,既为新宫的建设保证了优美的环境,又为新城的水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些都是金中都旧城难以比拟的。
元大都新城规划最有特色之处就是以水面作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这可能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元大都建设是首先选择了太宁宫的湖泊为中心,在湖泊的东西两岸分别布置了三组宫殿,分别是:大内宫城、隆福宫和兴圣宫。宫殿的位置确定之后再开始对整个元大都对的规划布局。皇城位于中央偏南,并以宫城的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的主轴线,而元大都中轴线的位置正好与积水潭水面东侧有的切线重合。中轴线在积水潭的大湖的东北岸上,选定了全城平面布局的中心。从中心台向南,采取了恰好包括皇城在内的一段距离作为半径,来确定大城城墙的位置。只是因为东墙位置上遇有低洼地带不宜筑城,这才向内稍加收缩作为东面墙址。
元大都从规划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决定了北京的中轴线是和自然水体相辅相成的,体现出都城规划与山水自然水乳交融的理念,也体现了都城适应地形的城市布局。
肌理脉络——适应微地形的斜街
元大都的道路系统经纬分明,街巷胡同端直,奠定了古都北京的道路雏形,明清北京城市的道路系统都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但是街巷系统也不乏南北向的胡同,甚至有许多并非横平竖直的街巷胡同,包括斜街、斜胡同等。
什刹海片区的城市肌理就是很好的例证,以鼓楼为界,左右两边的城市肌理形成明显的反差。右侧是正常情况下的城市道路肌理,胡同街巷端直笔直交错,井井有条,东西大街平行,形成一个整齐的方格网络,南锣鼓巷片区就是典型的元大都时期的街巷布局模式。而左侧因为什刹海和积水潭从西北向东南的穿过,打破横平竖直的肌理结构,出现了大量的斜街,它们平行于湖水岸线。如与什刹海北岸平行的眼袋斜街和鸦儿胡同。还有东南方向的白米斜街自东北至西南,略呈“S形。
斜街的出现并没有完全打乱北京规整道路肌理,最终还是和正方向的道路通过有序的衔接过度,成为整齐有序的北京道路肌理中的一个小插曲,为一丝不有帝王之都增添了份灵活的气息。
技术问题——景山在城市空间上的作用
明朝对景山的的建设丰富了当时北京城的空间结构,在当时的北京城内地势平坦,建筑普遍为底层的形势下,一座43m高的景山屹立在在紫禁城之后,这样改造完善北京中轴线的空间序列,使其变得更加跌宕起伏,并在此作为整个轴线的高潮和尾声的转折点,也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