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来了壮美京西将乘势而上,加快转
从绵延的西山山脉俯瞰
以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为代表的京西地区
赫然在望
过去的京西以百年钢铁史和千年采煤史闻名
本世纪初,它逐步褪去厚重的外衣
披上科技、绿色、时尚的“新装”
成为国家级城区老工业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年,北京市发布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老工业区紧抓冬奥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城市复兴态势已经形成。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巩固和深化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市新首钢领导小组印发了《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加快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京西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今天,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北京市发改委会同石景山区政府、门头沟区政府、首钢集团、京能集团等相关单位,系统解读行动计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出席发布会,系统解读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工作基础、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
发改君从发布会现场
给大家带来一手消息
观成效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正在崛起
年底首钢在京钢铁主流程全部停产,年底门头沟关闭最后一座煤矿,京西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填补产业空心化迫在眉睫。在国家部委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京西地区紧抓冬奥会的历史性机遇,相继出台了首钢老工业区发展意见、京西示范区实施方案、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十大攻坚工程等一系列政策,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一座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正在崛起。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近亿元,建成各类载体万平方米;
滑雪大跳台被称为“最美水晶鞋、工业迪士尼、京西新地标”,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发展的典范”;
“四个复兴”稳步推进,昔日的炼钢高炉等“工业锈带”加速蝶变为亮丽的“生活秀带”。
京西两区发展也各有所长——
石景山区利用“京西八大厂”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市级和区级文创园,先后三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老工业基地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通报表彰。
门头沟区聚焦生态涵养,坚定不移开展生态治理,40年来首次实现永定河碧水长流,完成从北京能源建材基地到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华丽转身。
产业加速迭代升级
与首钢搬迁停产时相比,京西地区——
生产总值是原来的2.8倍;
固定资产投资是原来的2.1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原来的2.6倍;
二、三产业结构从7:3优化到2:8;
中关村石景山园总收入突破亿元,现代金融业总收入超亿元,成为京西首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宜居水平稳步提升
交通条件大幅改善,长安街西延线全线贯通,新首钢大桥建成通车,地铁S1线、冬奥支线开通运营。
公共服务加快补齐,石景山区超过八成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年门头沟区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总的来看,经过十余年发展,京西老工业区的市容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发展基础实现了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得到了深层次强化,为进一步加快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绘蓝图京西转型发展乘势而上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京西地区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关键阶段。京西地区将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牢牢把握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特征,在转型发展中注重“四个坚持”,确保实现年发展目标。
坚持统筹协调、聚焦重点
●强化京西地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促进跨区交通共建、公共服务共享、交界地区共管、特色产业共融。深化和拓展新首钢地区“四个复兴”发展模式,“一线四矿”转型路径,加速“厂区、矿区”向“社区、街区”转变。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严守“双控”“三线”,严控浅山区开发规模和强度,统筹深山区生态保育、建设和修复,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在“两山”理论转化上探索新路径。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管控,深化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和发展要素参与京西地区转型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活力
●加快首钢模式、老工业区政策向符合条件的“京西八大厂”“一线四矿”等区域拓展,增强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力,激发转型动力和发展活力。
到年,新首钢地区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取得重大成果,国际文化、体育交流等功能显著增强,总收入力争实现亿元。
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老工业区转型成效和示范意义更加显著,产业发展层次和质量稳步提升,示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地均收入达到亿元/平方公里。
城市现代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城市更新模式持续创新,工业遗存与现代城市实现有机融合,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十四五”时期规划目标范围内。
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生态富民新路径持续拓宽,形成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京西样板”。
向未来全力建设好首都西大门
为切实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安排了“四转、一提升、一筑牢”6个方面共24条任务。
转变区域功能和形象
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用好冬奥会、服贸会、新地标三张“金名片”,提升京西地区国际文化交流、体育赛事活动等国际交往功能,精心塑造代表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刚刚闭幕的冬奥会上,“雪飞天”大跳台见证了谷爱凌和苏翊鸣“登顶时刻”,从“四块冰”走出的参赛队伍勇夺3金1银1铜,续写了中国队“冰上荣耀”。冬奥会后,市、区、企将继续通力协作,联动服贸会首钢园区各类活动,做好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加快新首钢地区发展建设。
提升产业生态和能级
加快建设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产业是京西转型的“重头戏”。未来,将聚焦新首钢地区、京西示范区等重点区域,聚焦科幻、AR/VR等特色产业,强化做精做深,做细做实。
比如,新首钢地区将研究工业遗存开发建设模式,加强与国际化资源的合作,用好科幻产业基金,发挥好科幻产业联合体作用,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逐步成为京西产业转型的新引擎。京西示范区将统筹各类“园中园”和零散产业空间,完善园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优化两区、区企联合招商机制,实现产业链互补延伸。
转化人文资源优势
推动京西文旅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充分发挥京西工业遗存、古道古村、门头沟小院等资源和品牌优势,打造满足市民文化旅游休闲消费的高品质空间。
比如,“京西八大厂”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仅首钢文创园内就有炼钢高炉、冷却塔等项工业遗存资源和重要历史文物。石景山区和首钢集团将持续完善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工业遗址公园、高线公园等特色景观带和公共空间,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再如,“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已经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京西矿区转型的重点项目,也是带动山区绿色发展的标杆工程,目前已经完成概念规划方案征集工作。门头沟区和京能集团将活化利用京煤工业遗存,“一矿一主题”挖掘王平、千军台等矿区核心内涵,引进高端要素,植入文化旅游、户外运动等业态。
▲“一线四矿”效果图
转换城市治理方式
增强城市品质和活力
加快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制定疏解治理任务清单,有序退出不符合京西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实现违法建设动态清零。
创新城市更新路径,开展小微公共空间改造,完成模式口西里中区、三家店粮库职工宿舍楼等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建设国际人才社区,统筹石景山区和门头沟新城地区职住平衡,优先满足京西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口需求,实现人口、居住、产业等功能更加均衡发展。
瞄准功能和实际需求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城市更有精度和温度。
发挥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优化的引导作用,建成国道新线高速,提升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增强优质教育供给,建成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等,支持门头沟引入符合区域定位的特色高等教育机构。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满足居民就医“15分钟服务圈”需求,医院、医院等医联体建设。
实施养老服务“颐养工程”,支持门头沟西部地区发展健康养护、森林康养等养老服务。
补齐短板和弱项
筑牢首都西部生态屏障
将京西生态优势更加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
牢固树立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一号工程的理念,保护好永定河和清水河岸线,促进地下水回补。
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和生态林断带治理,提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覆盖率。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一微克”行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展林业碳汇,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答记者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刚才听了各单位的介绍,作为北京市民,我感觉非常振奋人心,也很期待京西的未来。请问来主任,京西行动计划实施后,将会给京西地区带来哪些变化?
来现余:京西地区的转型发展从很早就开始了,比如门头沟煤矿产业从进入新世纪后就开始逐步退出,一直到年关闭最后一座煤矿。首钢从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逐步减产,进行搬迁调整,到年彻底退出在京钢铁主流程生产。这种转型在经过阵痛期之后逐步积累,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成为加快转型、深度转型的扎实条件。京西行动计划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动京西地区的转型发展。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相信京西地区未来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我个人总结有几个方面: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京西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下一步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永定河综合治理,在城区建设社区公园、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石景山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到24平方米,门头沟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0.3%,永定河再现河道清水长流、湖泊荡漾涟漪、城乡山川相融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滨水开放空间,进一步满足市民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户外游憩等需求。
各类服务更加便捷
服务配套从“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既从空间上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布局,又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比如,加快布局一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刚才石景山、门头沟两区也介绍要新建一批学校、医院,未来将新增上万个中小学学位,新增床位余张。在城市治理上更加精细化,比如开展“三角地”“边角地”改造利用,精准补充居民身边的便民服务业态,给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基础设施更加高效
完善城市大脑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推进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共建共生,有机融合,打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生活环境。比如,未来国道新线高速建成后,与现有的国道形成“一快一慢”两条通道,既可以“快进”又实现“慢游”,将大幅改善山区,特别是深山区出行条件,促进门头沟小院等精品民宿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京西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
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结合“两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任务,加速产业转型、要素聚集和活力提升。比如,新首钢地区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布局国际品牌首店,举办特色首发首秀活动,发展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场景应用,加快打造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的活力空间和发展乐土,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展现新形象、新作为。
京西发展的壮美新画卷已经绘就,重在抓好落实。
目前,《行动计划》已细化形成64项具体任务,明确了责任分工。同时,按照“滚动实施、动态调整”的原则,制定年度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两个清单”,以此为抓手,推动行动计划落实落地。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未来,京西将走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焕发首都西大门的蓬勃生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