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历史地理3永定河
在燕山与太行山脉之间是永定河,这个区域是古人类文明活动重点区域
年3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的颠覆性发现:在该盆地的下马碑遗址,考古学家发现,4万年前东亚人就有了“磨石取彩、嵌石为刃”的“现代行为”。该发现有望彻底改变传统学术认识,为认识东亚现代人群的演化带来突破性认识。桑干河流域的泥河湾,承载着万年的人类历史,联接着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文化渊源,这条河还哺育了黄帝文明,涿鹿也在这个流域内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为燕山与太行山纵横交错,在冰河时期断裂带和向阳山坳成为人类重要的躲避严寒的生存乐土,看看这些地热富集区,陕西蓝田人,云南元谋人绝不是偶然现象,是冰川时期人类渡过严寒的一个普遍规律。永定河古称治水、?水,又名卢沟河、浑河,因为上下游落差大,山水时常爆发,而出山之后地势平坦,所以河流经常改道,是一条善徙、善淤、善决的河道。七八千年前的永定河,从石景山出山后东北行,过北京城北,向东北与温榆河合。后逐渐南移,最南夺过白沟河河道,至雄县、霸县一带合圣水(琉璃河)、拒马河后东流入海。其实,永定河的迁徙之道,也可分成北、中、南三道。北道,即通县以北之道;中道,为通县以南至天津以北之道;南道,南至白洋淀洼地的雄县、霸县之间的河道。战国时期的督亢陂就在此处是天下闻名的富庶之地。也可以说,永定河是今天北京的母亲河,燕山与太行山的水土,营造了今天北京这块聚宝福地西汉以前,永定河统称治水。商周时,治水已脱离了北道,向南移至古蓟城北,穿过北京城中部,大致是高粮河河道,东行至古雍奴城(香河县南)附近与沽水(白河)会,开始行中道。战国时,永定河上游同前,下游不在香河南入沽,而是继续沿现代北运河的西侧南流,到武清循现代北运河河道,于泉州(武清西南城上庄)合于滱水。
西汉时期,海岸线又回升到天津附近,治水独流在天津北入海。东汉以后,永定河称水,仍循西汉故道于古雍奴城附近汇入潞河(白河),行中道。
三国时,水改道南徙,过蓟城南,下游仍循西汉故道于古雍奴城附近汇入潞河,行中道。魏嘉平二年(年),刘靖镇守蓟城,先后在梁山(石景山)附近修戾陵堰和向东开车厢渠,改变了河流方向,使水从北岸流入车厢渠,东行过八宝山北、北京城北,向东在原通县北合于余水(温榆河),主流又一度行北道。
晋时,永定河仍同三国,北、中道并存。到公元5世纪,车厢渠断流,使高粮河成了断头河。
北魏,永定河仍循三国、晋河道东南流,到香河附近汇入鲍丘水后一直向东,过宝坻后向南,循现代蓟运河入海,属于中道。
隋代,永定河称桑干水,仍循北魏故道过蓟城南向东南流,到武清北入潞水。隋大业四年(年)开凿的永济渠,基本上沿用了这条河道。
唐代以后,永定河逐渐南移。唐开元二十九年(年),除去永济渠存在外,另有两条河道。一支从石景山行现代永定河河道到卢沟桥,向东南经大兴、安定、廊坊,于武清附近合永济渠(中道一支从卢沟桥继续循现代永定河河道南流),从辛庄别现代永定河河道东南流,经固安、永清、后奕,至信安附近汇入巨马水(南道)。
宋元时期北宋(~年)时期,永定河仍如唐代,中道、南道并存。只是作为永济渠上源的桑干水已逐渐枯变为支津,中道已逐渐变为主流。政和元年(年)的永定河河道便是。
进入12世纪初的金代,卢沟河(即永定河)河患开始频繁。作为永济渠的支流已彻底断流,成为古河道,仅留存着北宋时期的中道和南道。据《金史·河渠志》记载,“(大定)十一年(年)十二月,省臣奏复开之,自金口(即石景山)疏导至京城北入濠,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又据《金史·世宗纪》记载:“戊子(大定二十六年,年)卢沟决于上阳村,湍流成河,遂因之。”从此之后,永定河河道再向北京西南摆动,南道成为主流。大定二十九年的永定河河道便是。
元至顺元年(年),卢沟河主流又回到金时中道,从石景山行现代永定河河道南下,到狼窝口附近向东南流,经大兴、安定、廊坊,以下分为三支,一支经落垡,至泉州故城南入西潞水(即北运河);一支向东南流,经七里淀、屈家店,于青光附近汇入拒马河,为当时的主流(南道);另一支向南经横亭、左奕,在黄堤以南入拒马河(南道)。另外,据《元史·河渠志》记载,从石景山向东还有一条人工引河(金口河),大致经北京城南、大郊亭南,于通县的张家湾附近汇入西潞水。
明代变迁明代以后,永定河洪水愈趋严重,迁徙改道更加频繁。
据《明史·河渠志》记载,明代初期的永定河态势为:“(卢沟河)穿西山,入宛平界。东南至看丹口,分为二。其一由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其一南流霸州,合易水,南至天津丁字沽入漕河。”
洪武十六年(年),卢沟河从卢沟桥行现代永定河河道南下,到金门闸别现代河道南流,经半截塔、赵家务,于高家庄合于界河(南道)后,又东流经霸县、信安、王庆坨,至天津汇入卫河。该年还对永定河进行疏浚,范围为固安至高家庄40公里。
永乐二年至十年(~年),浑河(即永定河)经固安向南,仍走现道,在霸县北循界河故道东流至天津。
天顺元年(年),永定河由金门闸南下,经杨先务、半截塔、林成、南孟、霸县,至苑家口入玉带河(南道)。
成化七年(年),下游淤塞,浑河又北徙经古界河故道,经霸县城北东流。二十一年,浑河由牛驼向东南流,至青口行黄家河故道(南道),从青口东流为界河,经信安、王庆坨、杨家河,于天津汇入卫河。到弘治十一年(年),浑河又向南徙,改走蜈蚣河(南道),从夹河向东流,经霸县南、信安南,至王庆坨附近入三角淀。
嘉靖元年(年),浑河又发生了一次大变化。从霸县徙至固安县北的十里铺,经现代永定河河道东流,至纪家庄、孙家垡附近分为两支,一支东流经韩流镇、横亭、旧安次县南、七里堤,至武清入潞河;另一支南下入永清县界,合界河东流入淀。
隆庆元年(年),浑河东支又从横亭向南流,经左奕、调河头东入三角淀,后来发展为主流(南道)。
万历元年(年),浑河由十里铺向西南流,经固安城西,至金铺刺分为两支,一支沿牤牛河河道南流;另一支向东南流,经韩寨、青垡、李家口,到采木营入界河故道东流,至王庆坨以东入淀。十年,卢沟河决堤,水失故道。从卢沟桥以下分成两支,一支经大兴、安定、廊坊、屈家店,循元代卢沟河故道东南流,于屈家店南入三角淀。南道另一支循现代永定河河道南下,到固安又分成东、西两支:东支经永清、后奕,东南入三角淀,南道西支从固安南下,大致仍循牤牛河故道入玉带河(南道)。
清代变迁明末清初(~年),永定河在庞各庄、礼贤、旧州、旧安次县和金门闸、杨先务、南里、蒲落垡之间来回摆动。最南曾到过南里、蒲落垡、咎岗、张岗一带,夺现代大清河河道东行(如顺治十三年,年);最北曾到过鹅垡、庞各庄、礼贤、旧州一带入三角淀(如崇祯元年至十六年,~年)。因此,此时的永定河有无定河之称。
永定河由于堤防的不断延伸和完善,上游带来的巨量泥沙在河槽中逐年堆积,使河床急剧抬高,堤防不断决口,进而又促使不断加高堤防,如此循环往复。康熙三十七年(年),永定河曾大规模疏浚筑堤束水,固安以北河身开始稳定,从此便称为永定河。
清康熙三十七年(),进行了人工改道。《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挑河自良乡老君堂旧河口起,经固安北十里铺,永清东南朱家庄,汇东安澜城河,出霸州柳岔三角淀,长一百四十五里,达于西沽入海,赐名‘永定’”。人工改道后,迫使永定河向东向流,经永清汇合于澜城河(霸县信安镇东北),经三角淀到西沽、入北运河。
到民国27年(年)的年间,永定河主要在双营以下的南北大堤之间迁徙改道,其形成的泛区名曰三角淀,仍属南道。
康熙三十七年以后,永定河下游大约稳定了40年。到乾隆以后,河患又日益增强,仅乾隆前期的30多年间,改道就有6次之多。
乾隆五十九年(年),“决北二工堤(堤的异体字),溜注求贤村引河,至永定河下游入海。旋即断流,又漫南头工堤,水由老君堂、庄马头入大清河,凡筑南堤百余丈”(《清史稿·河渠志》)。
嘉庆十七年(年),永定河河势北趋,水由黄花店下注。二十年,六月大雨,北岸七工漫塌,开引河,由旧河身稍南,直至黄花店,东抵西洲。九月,水复故道。
道光三年(年),永定河由南八工堤尽处决而南,直趋汪儿淀。十一年春,河流改向东北,迳窦淀,历六道口,注大清河,汪儿口始塞,水由范壅口新槽复归王庆坨故道。十四年,宛平界北中、北下汛决口,水由庞各庄循旧减河至武清黄花店,仍归正河尾闾入海。良乡界南二工决口,水由金门闸减河入清河,经白沟河归大清河。三十年五月,上游山水下注,河大涨,北七工漫,由旧减河迳母猪泊注凤河。
同治三年(年),因河日北徙,去路淤浅,于柳坨筑坝,堵截北流,引归旧河,展宽挑深张坨、胡家房河身,经东安、武清、天津入海。八年,由直督请于南七工筑截水大坝,两旁修筑圈埝,并挑浚中洪,疏通下口。十年,南岸石堤漫口,夺流径良乡、涿州注大清河入海。十二年,南四工漫口,由霸州牤牛河东流。
光绪二十二年(年),北六工、北中汛先后漫溢,由韩家树汇入大清河,遂挑浚大清河积淤10多公里。二十五年,直督裕禄鉴于永定河水浑善淤,从前下口遥堤宽20多公里,分南、北、中三洪。后因南、中两洪淤垫,全由北洪穿凤入运。因而提出治理海河、畅通尾闾等主张。光绪三十年后,进行加宽取直,并于南七工放水东行,傍淀达津。
由于永定河在南北两大堤间反复变迁改道,致使三角淀迅速淤积,堤内地面已高出堤外地面3~6米。民国28年(年)2月26日,永定河发生大水,在梁各庄处决口,永定河改道,河水从三角淀北堤和京津铁路与路堤间下汇,当年秋季堵闭,后又被冲开,永定河水改由梁各庄口门东流,原河道遂废。
秦东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