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600年来,故宫几乎没有积水老祖宗的
身在南京,每年夏天都会看海。这不是因为小编去了海边,而是因为夏季多雨的南京,就是一座“海城”。每年夏天,只要雨水不少,南京的地面必然是一片汪洋,公交车像是在水面飞奔,一些大学里还经常能看瀑布,甚至公然有人弄个皮艇出行。
这种现象在很多城市都有,尤其是暴雨频发的季节。但是,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名胜古迹尤其是城墙皇宫中,很少有这种现象。
南京的明城墙,每次大雨季节就会出现“龙吐水”现象,城墙外边会不断有水注出现,就像神话中的龙在吐水一样。年,安徽寿县发洪水,城外面简直就是大海,水已经淹到了城门最上面,但城内的人却安居乐业,压根没有发水的现象。故宫更是如此,前几年北京暴雨,城市街巷积水严重,紫禁城内却几乎没有积水,城内城外,俨然两个世界。
明明在同一个地方,为何会出现这样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因为古人在设计城市、城墙等时,早已经把排水功能考虑在内了。以故宫为例,故宫建造于年,耗时14年才建造完成,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之多,之所以能够年来无积水,就是因为其排水系统相当完美。
为了便于排水,故宫在最初设计时,就已经考虑了许多排水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营造地位置选择
作为都城,皇宫内苑,故宫在最初营造时就考虑到了选择地。《管子》有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意思就是说,营造国都时,如果不是在山下,就一定要在河流之上。因为如果太高,就容易干旱,而且供水很难;如果不是有河流,那么取水困难,而且不利于排水。所以说要根据天时地利来,不一定要按照规矩,怎么方便怎么来就行。
紫禁城正是这样,它顺应了北京的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而且南北地平略有坡度,高低相差约2米,这一坡度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保证有积水时能自动缓慢排泄。
元大都和北京内城,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脊背地带。这样有两种便利之处,其一是可免遭永定河洪泛水患,其二是利于排除雨涝积水。
第二:明沟暗沟便于排水
据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说:紫禁城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暗沟。地下暗沟的作用就是:当雨水从建筑落到地下时,能顺着明沟流到暗沟中。直接落地的雨水则形成地表径流,流进明沟中。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钱眼”穿过,流入暗沟。据统计,故宫内明沟暗沟总长约米。
“钱眼”其实就是暗沟入水口,因为像古代铜钱,上面有五个孔眼,所以叫“钱眼”。
暗沟最终通到内金水河中,而内金水河则与故宫周围的护城河相通。为了防止金水河堵塞,故宫每隔几年都要派人进行掏挖疏通,保证不会因为垃圾或者淤泥而堵塞。
清朝最后一次大规模疏通河流和沟渠,是在光绪三十一年,大概修了三年,耗费白银20多万两,主要就是掏挖多米的内金水河,修缮小桥以及大小明沟暗沟。
第三:龙吐水与御花园
三大殿的台基中心高于台边约有1米,这也方便排水,而且效果极为明显。另外,台基周围石栏杆的每块栏板底边都有小洞,望柱下面有“螭首”。“螭”也是一种龙,因此“螭首”也叫龙头,龙口内打通,可以辅助排水。每逢大雨,三层台基上的个龙头就成了“千龙吐水”,排水的同时也显得颇为壮丽。
故宫之中,御花园排水不容易,因为假山、水池很多,但这难不倒古人。他们利用道路把御花园先是分为东西两大排水区,各排水区又分成多个小排水区,每个小排水区的最低处都设有地漏,这样就能保证雨水都从地漏流入暗沟。
为了保证这些排水渠道能够经久不坏,无论是沟渠还是螭首,全部都采用石制,这样可以延长使用年限,不用每年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更新换代。
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故宫的排水系统很复杂,如果有机会,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得更透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