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山西北山经表里山河的远古投影宋
以下文章来源于映像PICS,作者宋旭
映像PICS.
中国梦想文化阐释山西故事艺术呈现
1
导读
一直以来,《山海经》被嗤之为一部荒诞不经的志怪奇书。但从其资料成型时期所述地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入手,并将其时的族群迁衍、文化流播及先民思维的局限性予以综合客观考量,则可将其视为一部远古时期集天文、地理、历史、神话、气象、动植物、矿藏、宗教、医药为一体的大百科全书。其《五藏山经》中的《北山经》部分,所叙多与今天的山西有关,可谓表里山河的远古投影。
北山之首——山河犹自传狄音
从“北山之首”所述内容来看,其“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虢山……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虢山之尾……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石者之山……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言明这些山体均位于吕梁山黄河与汾河分水岭的西侧。唯此,其源出的河流才能向西流入黄河。这与“西次四山”所记诸水或“西流注于洛(北洛水)”或“东流注于河”是相呼应的。
根据上古时期多以部族或方国名号命名山水聚邑的习惯,其中的“泚水”,可能与商代中晚期的“沚方”有关。武丁时期卜辞多有关于沚方的记载。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为“癸巳卜,贞,旬亡祸。王(占)曰:有咎,其有来艰。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二邑,方亦侵我西鄙田。(《合集》正,典宾)”据邹衡先生考证:“方与土方地望相近,大致在今吕梁市石楼县附近。”结合甲骨文所记,沚方亦当在其左近之处。除此,“边春之山……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单张之山……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灌题之山……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潘侯之山……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诸条,应为吕梁山向北经今天管涔山接阴山东段之山地。其中的“泑泽”“栎泽”或为内蒙古阴山以南河套地区古黄河淤积沼泽。“敦薨”实“敦煌”之异称,其语源为东伊朗语“Tokharoi”(汉语或译“吐火罗”“吐葫芦”)。说明其族西迁之前,曾经活动于阴山河套一带。而“少咸之山”则位于今天的大同市云州区与阳高县搭界处。
清乾隆三十八年《大同府志》云:“少咸山在聚落城北,俗名聚落山,乃採掠山之骈枝也。”又言“《水经注》敦水导源于少咸山南麓,即今白登河,发源于山下河儿头村,西南距府治七十八里。”聚落即今“聚乐乡”,东、东南、北三面与阳高县的王官屯乡、下深井乡接壤。古白登河发源于聚乐村北山侧,东北流至天镇县刘家庄附近,与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县境内的黑水河汇合,始称南洋河(即古雁门水)。
管涔山
吕梁山
值得一提的是,“北山之首”所记之“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疏……”,“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等诸多动物,其称皆非汉语,而来源于上古狄语。其中,?疏(上古音gon-sngra)对应于蒙古语的gandgai(意为麋鹿,驼鹿);寓(上古音ngos),可视为蒙古语nisdeg-kherem(鼯鼠)的简译。中古时期新造“鼯”字,其音古读[ngo];孟极(上古音mrang-gab),可对应蒙古语manggisu(獾);肥遗(上古音beil-klul),与蒙古语Mogoe(蛇,长虫)对应。
漳河
关于《五藏山经》的成书年代,学界多认为其成于战国中晚期。我们根据漳水(浊漳河)、清漳之水(清漳河)、虖沱之水(滹沱河)、滱水(唐河)……这些永定河水系的支流,在“北次三山”中皆为黄河一二级支流之情势分析,其主体资料的形成,不会晚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年)。那一年,根据西汉王横所引《周谱》的记述,“定王五年,河南徙”(见于《汉书·沟洫志》)。而那一时期,正是晋国征服诸狄,大规模向东、向北扩张之际。之前的山西大部分地区,均为戎狄(诸如赤狄、骊戎、茅戎、条戎、狐氏大戎、北戎)活动区域。乃至于周成王封叔虞入唐(即后世之晋)时,还专门为其制定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略。《北山经》以狄语直译的形式作山川风物名称,正是其时当地语言风貌的客观反映。同时我们注意到,“北山之首”小结部分有“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一语,更清晰地折射出其民众的游牧特征。
北次二山——汾水流波淘晋沙
“北次二山”,从管涔之山到敦题之山。其所出之水,除汾水“西流注于河”外,其他大部分均“东流注于汾水”。说明“北次二山”所记山西境内山体多位于汾河西部,吕梁山脉河、汾分水岭之东侧。
管涔山,古为晋山之祖。一直以来,人们根据经文的“汾水出焉”将其与汾河发源地(今宁武、岢岚、五寨等县的交界处)联系在一起。但联系下文“又北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则有时空错位之感。县雍山又名“悬瓮山”,在太原市晋祠西。按经文所记,管涔山应在今太原市以南。一种可能是最初整理时出现错简。但这种可能似应排除。因为在经文中,管涔以北少阳山所出的“酸水”、县雍山所出的晋水、狐岐山所出的胜水,皆东流或东北流“注于汾水”。这就提醒我们,此处“汾水出焉”的“出”字,应该按“流出”或“流过”理解。
晋祠
文献中,管涔山又名“燕京山”。《淮南子·墜形训》:“汾水出燕京”。高诱注:“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阳,水所出。”《十三州志》:“汾出武州之燕京山。”《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郦氏自注:“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实际上,燕京山也好,管涔山也罢,其名称均源于上古时期的燕京之戎。燕京戎是活跃于商末周初时期的一个戎狄部族,其势力范围从今天静乐县以南,沿汾河两岸,直至祁县以西介休县以北。
古本《竹书纪年》载:“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可见当时其势力之盛。汾阳作为县名,最早见于秦汉时期。其时,太原郡辖二十一县,汾阳为其一。据《汉书·地理志》:“汾阳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阴入河,过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浸。”说明至少西汉时期,汾阳县北境在今宁武南部和五寨县一带。而北魏的汾阳县,则在今天的河津市。《魏书·地形志》中龙门郡条下:“(龙门郡)领县二,……西太平,汾阳”。龙门本是山名,《尚书·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改皮氏(今河津市)为龙门县,因龙门山为名。北魏中后期,置龙门郡,龙门县更名为汾阳县,归龙门郡管辖。
除此以外,作为县名的汾阳还有两处。一在今太原市阳曲县,隋开皇十六年()改汾阳县;一在今吕梁汾阳市,明万历二十三年(),升汾州为汾阳府,并置汾阳县,年废府存县,年改设汾阳市。《水经注·汾水》开篇即书:“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郦道元生活年代为公元年至年,其出生之年,正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改皮氏为龙门县之年。从《水经注》所记“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来看,北魏汾阳县的设置,乃是郦道元身后之事。从其下文不言高诱所注《淮南子·墜形训》的“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阳,水所出”,而引《十三州志》“(汾水)出武州之燕京山”,并自注“亦管涔之异名也”,分析其所本仍应为高诱的“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阳,水所出。”这说明至少在秦汉时期,作为山名的“管涔”,已经北移至太原以北了。而这种地名的漂移,在我国古代是常有之事。其原因就是部族或族群迁徙,将故土的山水聚邑名称带到了新的聚居地。
管涔山向北二百五十里,有一座少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据《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迳秀容城东。《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护军制是曹魏时期为内迁五部匈奴所设。秀容护军治所遗址在今岚县古城乡古城村一带,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护军城址。明《永乐大典·太原志》:“秀容城在岚县南三十里,周九里三十步。”据此,少阳山当在今岚县、娄烦、古交一带,酸水即今岚河。
少阳山以北五十里,又有一山:“曰县雍之山……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
县雍山,一作悬雍山,为悬瓮山旧称。盖雍、瓮二字古音相通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在(太原)县西南十里,一名龙山,晋水所出。山腹有巨石如瓮,水出其中。亦曰汲瓮山,又曰结绌山。”据《太原县志》载:“山下二泉,北曰善利,南曰难老。疏为二池,南曰大池,流经奉圣寺前,名流杯池,北曰八角池……”
今天的悬瓮山和晋水之源,已成为太原市晋祠风景区。
从县雍之山向北二百里,有一座狐岐之山。其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水。”
狐岐山在今孝义市玉泉山附近,胜水即今孝河。《水经注·文水》:“文水又东南流,与胜水合。水出西狐岐之山,东迳六壁城南,魏朝旧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太和中,罢镇,仍置西河郡焉。胜水又东,合阳泉水(今兑镇河)。水出西山阳溪,东迳六壁城北,又东南流,注于胜水。胜水又东,迳中阳县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六壁城置于北魏年间,在今孝义市西六壁头村。《太平寰宇记》:“俗以城有六面,因以为名。”另据清乾隆《汾州府志》:“胜水出孝义县西南玉泉山东北麓。山即狐岐之别嶂也。东流经柏山之阳,俗呼为左水。又东北经六壁府南,有陂曰元象泊,一名胜水陂。胜水左合西阳水。又东,玦溪之水出玉泉山东麓,东北流二十五里注之。又东经县南,引渠资溉。《元和郡县图志》(曰)‘孝义县,胜水在县南一里’是也。又东,漕溪之水出玉泉山南麓,东北流四十余里注之。又迤东入文水。”
孝河为文峪河最大的支流,与孝义市境内的义河合称,实为“孝义”市名的来源。考其与《北山经》所言“东北流注于汾水”并不相合,应该是千百年来河道迁徙的结果。
由狐岐山向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之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鲔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鲔,今音[wei3],古音[gwei?]。与“恢”(古音khwei)相通。从其所记述内容来看,疑鲔水即今恢河。
恢河发源于宁武县余庄乡的分水岭山下,在朔州市朔城区沙河村北潜入河床砂砾石层,暗流5公里,到窑子头村南又从河道恢复流出,形成“十里钻沙”的自然景观。今人考证,恢河伏流的产生,是由于其河床多为透水性很强的砂砾石,厚度在20米左右,河床底为很深的不透水层,又不利于河水的下渗,故而钻沙伏流。据清代《朔州志》记载,恢河伏流“在州南五十里,出宁武军山口,到红崖儿村伏流十五里,至塔衣村南涌出,经城南至马邑,入桑干河,俗呼为南河。”
值得一提的是,上古三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考察“北次二山”的神及祠神仪式,“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其神均为蛇身人面。祭仪是:带毛的祭品用一只公鸡和一头猪,将其埋入地下;所用玉器为一璧一珪,投入山中。祭祀时不用精米之类的祭品。这与“北山之首”的“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珪,瘗而不糈。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相差无几,体现了其时整个吕梁山区宗教和世俗文化的相类性。
北次三山——太行凌云望逝川
“北次三山”所记今山西境内山体,主要是太行山脉,兼及中条山(东段)、太岳山、云中山和恒山之部分。
今天的中条山,在《五藏山经》中是一分为二的。其西段,即从永济市韩阳镇到夏县军家岭一段,为《中山经》之“薄山之首”所记。据《三家注史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七……薄山。薄山者,衰山也。”《集解》徐广曰:“蒲阪县有襄山,或字误也。”《索隐》:“薄山者,襄山也。应劭云在潼关北十馀里”。郦道元《水经注》:“薄山统目与襄山不殊,在今芮城北,与中条山相连。”这段山体走向大致为“西——东”走向,几乎与黄河平行。其中的“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渠猪之山……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亦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甘枣之山”与“渠猪之山”只能在黄河大拐弯的东北部——即今天山西省永济至芮城一带。
太行云海
从军家岭向东,山势陡然升高,并折向东北,开始为“北次三山”所记。
北次三山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
现代意义上的“太行山”,起于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但这种提法是逐渐形成的。《五藏山经》资料初成时期的太行山,仅为今天中条山东段(运城市盐湖区与平陆县之间的山地以东)的起始部分。原因是“山脉”“山系”的概念是随着人类视野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五藏山经》所处的洪荒年代,不可能有今天意义上“山脉”“山系”的概念。上古时期,晋南一带是华夏腹地。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南北。而“夏县”又是传说中的“禹都安邑”。从上古时期“太行”二字的读音来看,其[tha:ds-gra:ng]的发音与“大夏”的上古读音[tha:ds-gra]仅仅是一个不稳定的鼻音韵尾的区别。考虑到上古时期,人们习惯以氏族或联盟名号命名所临山水、聚邑的因素,我们有理由推断“太行”为“大夏”之异写,“太行之山”就是以“大夏”这一族号命名的山体。
“北次三山”有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东干而夏流,实惟干河。”这该是典籍有载的第一条季节性河流。在郦道元的《水经·河水注》中,亦有关于教水的记述:“河水又东,与教水合。水出垣县北教山,南迳辅山。山高三十许里,上有泉源,不测其深。山顶周圆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其水南流,历鼓钟上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夹岸深高,壁立直上,轻崖秀举,百有余丈。峰次青松,岩悬赪石,于中历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图绣矣。水广一十许步,南流历鼓钟川,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出,一百六十许里,山岫回岨,纔通马步。今闻喜县东北谷口,犹有乾河里故沟存焉,今无复有水。一水历冶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峡。《山海经》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发,南至西马头山,东截坡下,又伏流南十余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山海经》曰:教山,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是水冬干夏流,实惟干河也。今世人犹谓之为干涧矣。”
今垣曲县有亳清河,其支流干涧河由皋落乡天盘山景区流出,经长直、华峰二乡,于王茅镇西王茅村南汇入。合流后的亳清河继续东南流,于河西村附近入黄河小浪底库区。在小浪底库区未建成之前,亳清河与垣曲县另一河流沇西河汇合后注入黄河。古人以干涧河为正源,教水即今干涧河及西王茅村以下之亳清河。由于亳清与沇西两水合流后入河,在古人眼里,两河均可称“教水”。故而亳清河的支流今仍称干涧河,而沇西河流经历山镇沿岸处,又有教水村。据此,教山,应为历山别嶂天盘山。
丹河,古称源泽水、泫水、丹水等。丹水的命名,传说与尧帝长子丹朱有关。“北次三山”有“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丹水即今丹河,发源于长子与高平界山之丹朱岭。在高平境内纳东仓河、许河,入晋城市郊区(泽州县)后,又纳东大河、巴公河、北石店河、白洋泉河、白水河诸水出晋,于河南省博爱县留村西汇入沁河。《北山经》记虫尾之山(丹朱岭)“其下多竹”,此竹应该就是《诗经》里的“淇竹”。《国风·卫风·淇奥》里提到的,当时的淇河两岸“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淇奥》一诗大约作于公元前8世纪,即西周末期到春秋早期这段时间。其时,正是东亚地区经历西周初年小冰期后,气温急剧回升的阶段。到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又进入下一个冰期。此处所言丹朱岭下“多竹”,间接佐证《五藏山经》资料形成于春秋,而非战国。到郦道元为《水经·淇水》作注时,已“通望淇川,复无此物”了。因为郦氏生活的年代,正赶上了又一场冰期——汉末魏晋南北朝。
淇水春姿
沁河是黄河主要支流。《北山经》言其发源于谒戾之山。《水经·沁水注》:“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山西通志·山川考》(清光绪版)言“鹿台山即谒戾山之北麓也,盘回于武乡、沁源、平遥、祁县之境。”按:《北山经》中,谒戾山又有“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丹林之水无考。婴侯之水今称婴涧河,古称麓台河。清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有“麓台河在(祁)县东北,发源祁县麓台山,由东南而西北。”婴涧河北流至平遥县洪善镇新盛村分为两支,一支流经沿村堡汇入沙河;另一支流经郝洞、梁官等村成为无尾河。其上游有婴溪村。据此,《北山经》里的谒戾之山,应为今平遥县境内太岳山系之麓台山。
太岳山
谒戾之山向东三百里,有沮洳之山。《北山经》言其“无草木,有金玉。綦水出焉,南流注于河。”綦水即淇河,发源于陵川县方脑岭,经河南省辉县、汤阴等县,在浚县新镇淇门村的小河口汇入卫河。《淮南子·墜形训》:“淇出大号。”《水经·淇水注》:“淇水出河内林虑县西大号山。”大号山今称浙山,位于陵川县东北。在谭其骧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沮洳之山的标注位置也在今陵川县境内。有指河南辉县西北山体为沮洳山者,却是没有考量千百年来区划变迁的因素。
“北次三山”中,最具神话色彩的要数发鸠山了。《北山经》言其“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就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精卫填海”。该神话传说亦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和南朝祖冲之的《述异志》。其所表达的,是“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年)。
《北山经》所记发鸠山“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此漳水为浊漳河,为长治市最大的河流。上游有南、北、西三大支流,其中南源(正源)出于长子县石哲镇太岳山支脉方山东麓发鸠山以西的圪洞沟。干流以西源、南源在襄垣县甘村汇合处起算,向东北流经襄垣县的古韩镇、北底乡,在小蛟村和从西北方向流来的浊漳河北源汇合,转向东南方向,经黎城县上遥镇的吴家庄、柏峪村,潞城市辛安泉镇的石梁、西流,在辛安村转向东流,经平顺县北耽车乡、阳高乡、石城镇,在马塔村东出省界进入河南省林州市,向东流经天桥断,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与清漳河汇合后称为漳河,进人岳城水库。
由发鸠山向东北一百二十里,有少山。“其上多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清漳河上游分东、西两源,其东源出于昔阳县漳槽村附近,西源发源于和顺县西部的八赋岭。《水经·漳河注》记载:“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要谷,南过县西,又从县南屈。”沾县为西汉所置,治所在今昔阳县西寨乡漳漕村附近。在《水经·漳河注》中,郦氏又引《太康地记》注曰:“乐平县,旧名沾县,汉之故县矣。其山亦曰鹿谷山。水出大要谷,南流迳沾县故城东,不历其西也。”前注曰“南过县西”,引注曰“南流迳沾县故城东,不历其西也”。说明从《太康地记》成书到郦道元著《水经注》期间,或者沾县治所发生了迁徙,或者清漳河道发生了迁移。但这些因素对考察大要谷和少山的位置不具影响。综合考量,大要谷应在西寨乡和沾尚镇交界处的柳林背附近,少山即其周围之群山叠岭。
太行山之外,“北次三山”还述及云中和恒山两列山脉。
云中山脉有白马之山,“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木马之水,即今牧马河(忻州人称七里河,实为其上源“七岭河”之音讹)。牧马河有南北两源。南源出太原市阳曲县城峁山,北源出忻州市忻府区马圈沟。清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山川考》:“白马山在(忻)州西南六十里,北连大岭山,西南界静乐,山峰群立,牧马河源此。”该志又载:“牧马河,在州南五里。源出阳曲界白马山,西南流入州境,合石代桥沟水,又合岚水,经白石村折而东流,经城南七里,又东北经定襄入滹沱河。”则白马山在今阳曲县城峁山。白马山曾为上古白马羌居地,故而得名。白马羌出于古羌,很早时期就活动于山西境内。商时有“马方”,大致在今介休一带。因古羌族自称“玛”或“绵”,故而有绵山、绵阳地名流播于世。马方在武丁时期被征服。余部或向北进入忻定、大同盆地,或向西进入陕西北部,并与白狄融合。春秋时期,白狄东迁,其中有白马部相随入晋并建立仇犹国。东汉建安间,又有氐人(白马遗族)在甘肃陇南建立仇池国。“仇犹”(古音gu-leiw)与“仇池”(古音gu-lhal),实同名异写也。(参见拙作《马邑之“马迹”》)
由白马山向北,进入恒山山脉。有“泰戏之山……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有“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泰戏山又称孤山、泒山、武夫山,在繁峙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平型关南、羊头山西,俗称大孤山。昔有青龙泉合流诸小水,是为滹沱河源头。高是山又称高氏山。清乾隆四十六年《大同府志》:“翠屏山,北距(浑源)州治七里,高二里,盘踞四里,秀丽似屏。其东南麓,滱水出焉,一名高是山。”滱水即今唐河,发源于浑源县南部翠屏山抢风岭东北十五里处的东水沟一带,经灵丘县入河北保定市,在安新县境内注入白洋淀。《北山经》言其“东流注于河”,说的是周定王五年“河南徙”以前的事。
唐河
《山海经》中,《北山经》和《海内北经》均提到雁门山。《北山经》记述简略,说其位置大致在碣石之山以北五百里,山“无草木”。而《海内北经》所记则由北向南,较为详细:“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大泽即黄旗海,在内蒙古自治区。唐代以前的雁门山,即今阳高县北部的云门山。高柳为秦汉时期代郡辖县。故址在今阳高县城北李官屯,其北紧临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穿云门山而入境的黑水河。高柳(上古音kra-m·ru)即因该河而命名。高柳为狄语(今译喀喇穆沦),黑水为汉语。
通过对《北山经》的简略梳理,其所记山名和水名,多能与古今山西地名相印证。这给了我们无限的理由,并促使我们相信,《五藏山经》是上古先民留下的一部人文地理巨著,它是信史,对研究古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
原标题:《典籍里的山西|北山经:表里山河的远古投影(宋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