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盖章版帝都最美风景指南,您听说过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如同恒星一般,在历史的璀璨银河中熠熠生辉。帝王将相将这里视作不见硝烟的战场,文人墨客为这里留下了数不清的瑰丽诗赋。
这样的北京,可谓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城。
在北京,可以饱览宏伟壮丽的重重宫殿,可以玩赏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也可以登上西北方向的崇山峻岭,欣赏四时不同的山水风景。
自古以来,人们都会讨论一个问题:全北京的风景,哪里最好看?
从金章宗开始,这场关于北京风景的讨论持续了五百多年,一直到了清朝,才由乾隆皇帝盖章定论。
其实,不少老北京人对这份《皇家盖章版帝都最美风景指南》都能做到如数家珍,这就是——
"01
“燕京八景”
对燕京八景的记述,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昌遗事》,所记名目叫“燕山八景”。在金章宗执政的明昌年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们也格外愿意关心一下身边的美好景致。
后来,元代《一统志》也曾对此有所评述。
明代的《宛署杂记》中,“燕山八景”改成了“燕台八景”,具体景色的名称也有所更替。而西涯先生李东阳则写了《十景》诗,给“燕台八景”又加了“南囿秋风”、“东郊时雨”两处风景。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宛平县志》中正式使用了“燕山八景”的名称。
而“燕山八景”中,八处风景的评定与命名,在这五百年间几经变易,最终则由乾隆帝一锤定音。
乾隆十六年(公元年),乾隆皇帝亲自主持更订了名目,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这一次,爱好盖章、题字、写诗的乾隆皇帝也没有放过机会,在每一景点所在地树御碑一通,正面是钦定的八景名称,背面则是他写的七律诗一首。
燕京八景对于北京人的审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此之后,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
燕京八景
??
「太液秋风」
秋到宸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
荷风晚送残香气,竹露凉敲绿玉声。
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
由来禁籞林泉好,行乐还同万物情。
太液池自古就是皇家园林中湖泊的美称,而燕京八景中的“太液秋风”就在如今的中南海。如今,登上北海公园的团城向远处眺望,还能看到太液池中的水云榭。
《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
到了秋天,这里更是天高云淡,气朗风清,碧波澄澈,湖面依稀还摇荡着荷花的残韵,故而被乾隆帝改名为“太液秋风”。
在太液池边的水云榭上,乾隆皇帝亲题的太液秋风碑正坐落其中。这座亭子居于水上,背倚琼岛白塔,南可遥望瀛台,西岸绿荫丛中掩映着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端坐其中,便可观赏四时风光。
燕京八景
??
「琼岛春阴」
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
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
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
“琼”意为美玉,“琼华岛”意为美玉如花的岛,琼华岛位于北海公园内,自金朝建离宫以来,不断修缮,景色秀美。
岛由开凿湖泊的泥土堆积而成,岛上遍植松柏,到处点缀着太湖石。因岛上有白塔,很多北京人又管这里叫白塔山。
琼华岛四面皆景,尤以春天云天景观更为动人。
每到春天,这里便一派万物复苏、堆云积翠的景象,岛上云蒸霞蔚,瑞气氤氲,松柏苍翠,花木含苞,山石俏丽。
燕京八景
??
「玉泉趵突」
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
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
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玉泉山风景秀丽,泉水清澈,晶莹如玉,山以泉名,故名玉泉。
金章宗于山麓建芙蓉殿,辟为玉泉行宫。由于这里水清而碧,澄洁似玉,“以兹山之泉,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因而当初定名“玉泉垂虹”,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不过,乾隆帝对此倒有不同看法。他更偏爱山泉喷跃、雪涌涛翻的景致,认为这道“玉泉”堪比济南趵突泉,故而定名为玉泉趵突。
值得一提的是,玉泉山的山泉水质甚佳,在古代北京城市供水中占有极其特殊地位。不仅皇家讲究用玉泉山的水泡茶,用这里的水灌溉生产出来的“京西稻”也是芳香四溢,享有盛名。
燕京八景
??
「西山晴雪」
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
万壑晶光迎晓日,干林琼屑映朝晴。
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
祗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
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辟的园林。
每当雪后初晴,自西山峰峦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
清代,乾隆帝在香山大兴土木,将此处改名静宜园,又将西山晴雪的御制碑立于香山。
燕京八景
??
「蓟门烟树」
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
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填入即渐稠。
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
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
据《八景图》所言,所谓蓟门烟树,便是“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乾隆帝所题的蓟门烟树碑,就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
但是,据考证,真正的蓟门烟树约当今宣武门外大街西侧一带,而蓟门烟树碑所在的地点,则成了西土城遗址公园的一处景点。
随着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昔日葱郁的林木多已被钢铁森林所取代。然而,走在西土城遗址公园中,或许真能拾取蓟门烟树的几分余韵。
公园地形狭长,小月河蜿蜒其中,两岸多烟柳。四时变幻之中,这里绿意长留,春有百花,夏有凉风,即使是萧瑟的秋冬,也有松柏为北京点缀出最后的绿色。
燕京八景
??
「金台夕照」
九龙妙笔写空蒙,疑是荒基西或东。
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
豪词赋鹜谁过客,博辨方孟任小童。
遗迹明昌重校检,睾然高望想流风。
“金台”即黄金台,自古就有好蕴意。
公元前3世纪,燕昭王筑黄金台,上置千金,以聘贤才,而金台也成为了古今许多报国志士的理想乡。李贺就曾著诗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七百年前的黄金台原址已经难以追溯,而金台夕照的风景也难以重现。如今的北京高楼林立,哪里还能在立碑处望见最后一缕残阳?
人们能记得的金台夕照,也从一处风景,变成了10号线上的一站。
燕京八景
??
「卢沟晓月」
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夹镜明。
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卢沟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津。
古时交通不太方便,卢沟桥便是进京必经的前站。旅人鸡鸣上路,尚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
古时,这里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从而成为古代著名的燕京景点之一。
燕京八景
??
「居庸叠翠」
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
雄峻莫夸三峡险,崎岖疑是五丁穿。
岚拖千岭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
盛世祗今无战伐,投戈戌卒艺山田。
居庸叠翠,是以关沟中的居庸关为中心的八达岭风景区,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的居庸关不仅有关城,还有舟渡。明代画家王绂绘《北京八景图》题称:“两山峡峙,一傍流水,……关中有峡曰弹琴,旁道有石曰仙枕,两崖峻绝,层峦叠翠。”
如今的居庸关,莽苍山林覆盖了起伏的山岳,到了夏季则更显得翠屏如障,不负“叠翠”二字。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过去的燕京八景如今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其中有些地方风貌更胜往昔,有些风景已杳然无迹,也有一些新的风景走入北京人的生活。
时至今日,人们能够走入昔日神秘的皇家园林,也能够登上西山峰峦,欣赏潭柘寺的古老银杏。
北京的无穷魅力越来越多地展露于人前,而人们的口味则愈发挑剔。
如今,“燕京八景”不仅是值得一看的风景名胜,还成为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北京的这么多四时景色,您最喜欢哪一处?
原标题:《
北京人:这份《皇家盖章版帝都最美风景指南》,您听说过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