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燕京大宋心头的朱砂痣

白癜风会不会传染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07/4512728.html

大庄科冶铁遗址发掘现场

公元年,大唐覆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乱世。在这段乱象纷呈的历史中,最著名的一幕丑剧:石敬瑭为称帝卖身契丹,成了遗臭万年的“儿皇帝”。幽云十六州被当做酬谢,割让给了契丹。

辽据有幽云十六州之后,升幽州为南京,建为陪都。

此后,宋辽围绕幽云十六州几番征战,幽州更是首当其冲的战略要地。民间典故、曲艺演绎中,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似乎都为宋辽史作了战火连年的注脚。其实,宋辽战争主要集中在宋初,自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安定。

宋代中国,宋、辽、西夏三个王朝鼎立,这一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为此后中国多民族的长久统一奠定了基础。

也是在这一时期,北京从中原王朝的边疆重镇升格为北方游牧民族王朝的陪都。辽南京不止是陪都,还是当仁不让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金灭辽之后,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扩建金中都,北京的八百年建都史由此开始。可以说,辽南京的一百八十年陪都史,开启了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序幕。

“镔铁”之族的冶铁遗迹

冶铁炉全景

有辽一代,其国号在“契丹”和“辽”之间反复多次,甚至有“九复国号”之说。习惯上,多以“契丹”称族,以“辽”称国。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金史》记载:“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说这话的是率领女真族灭辽的完颜阿骨打,所以女真定国号为“金”。不过,“金”其实还没有“铁”牢固。年,金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享国年,只是辽国的一半。

契丹也被称为“马背上的镔铁之族”,他们在北京留下的最鲜明的历史印记,恰恰就是铁。

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赫然在列。上一次北京的考古成果入选“十大”,还是年的金中都水关遗址。

“大庄科冶铁遗址刚开始考古发掘的时候,媒体给它起了很多别名,比如辽代‘首钢’,严格说不太准确,但是很形象。”北京市文物局第二研究室主任刘乃涛对记者说。“这里是一处集冶铁和制钢工艺于一身的钢铁生产遗址,遗址类型比较系统、丰富,发现了采矿、冶炼、炒钢、居住、运输等遗迹,获取了整个冶铁制钢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信息,是宋辽时期中国冶铁遗址的典范,是揭示辽代冶铁业发达的最完整的实物证据,为完善中国古代冶铁技术体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考古依据。”

大庄科辽代冶铁遗址获评的是年度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但它被发现其实是在年。像很多重大考古成果起始于意外发现一样,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的发现也带着偶然因素。

年9月的一天,延庆县文化委员会研究馆员范学新和朋友到大庄科水泉沟村的怀九河大峡谷游玩,中午在农家乐吃饭。席间,农家乐的老板听说这群人里有搞考古的,就说他们家盖房子的时候曾发现过一座“窑”,不知道算不算文物。

范学新参加过很多考古工作,在延庆也见过不少古窑,但眼前这座窑和以往的都不一样。这个窑有2米多高,只剩个剖面,整体呈不规则圆柱形。窑壁的烧结痕迹非常明显,质地极为坚硬。出于多年考古工作的经验,范学新把水泉沟村里村外转了个遍,又发现了七八座窑。村里的老人说,建村的时候就有这些窑,不知是做什么的。

考古研究的是古物,却经常像打开一个新世界一样充满未知。水泉沟的这些古窑就正好打在范学新的知识盲区。匆匆返回后,他多方查找资料,根据窑的形状、烧结特征等,很快判断出这不是“窑”,而是冶铁的高炉。

给这些冶铁炉断代,范学新却犯了个想当然的错误。他从网上买了本《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想恶补一下相关知识,可是这样的书太过专业艰涩,看得如堕云雾。最后他还是根据大庄科地区已有的历史资料,特别是这里距离长城只有两公里,推测这些遗迹可能是专门为明代修长城锻造铁器的高炉。

范学新是《北京日报》通讯员,平时就负责延庆的考古报道。于是,他写了一篇《延庆发现8座明代冶铁高炉遗址》,刊发在《北京日报》上。

这下,大庄科冶铁遗址引起了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