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百年首钢打造

百年沧桑,芳华依旧。

年建厂的首钢,载着“改革先锋”的荣誉,踏着刚劲的节律、奏着跃动的音符行进。

年12月,位于北京石景山下永定河畔的首钢老厂区冶炼了最后一炉钢,画上了生产的句号。与之同时,两座立方米的大高炉雄伟屹立在渤海之滨的曹妃甸工业区——首钢京唐公司建起了一座令世人赞叹的钢铁“梦工厂”。

从山到海的跨越之梦

首钢老厂区距天安门18公里,厂区里有座石景山。进入新世纪,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对发展空间布局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首钢自身也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于是,就有了十万首钢人“走出去”的故事,在河北迁安、秦皇岛、曹妃甸开始了一业多地的生活,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现代化的钢城。

其中,建于河北曹妃甸的首钢京唐公司堪称经典之作——首钢京唐公司完成了中心城市钢厂向沿海转移的探索与实践,整体工艺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也为我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行走在厂区宽阔平坦的道路上,人们很难相信这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是建在人工“吹沙造地”的沙地上的。

“这里的建筑地基要打到沙地下面的岩石上,这里的植被是人工移土栽活的。”京唐公司工会副主席王雪青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刚来时,这里除了厂房就是黄沙,在室外说话沙子都能刮到嘴里,回到屋里第一件事是扑拉头发里的沙子、抖落衣服里的沙子。”而今天的京唐公司,厂房车间高楼林立、海滨公园绿树成荫、候车厅前班车列队、港口货轮驶向深蓝,宿舍楼、餐厅、食堂、健身房、游泳馆等一应俱全。

与首钢大搬迁相伴的是,10多年来,多名首钢职工像候鸟般,每个月数次往返于距离多公里的北京和曹妃甸工厂之间。从北京老厂区来这里工作的职工平常的生活节奏就是“车间——食堂——宿舍”,但每到星期五中午下班,就得简单收拾完匆匆赶往位于厂区的候车大厅,乘坐下午1点半的大巴回北京,4个小时左右到家,星期日下午再返回曹妃甸。

在当地长大的京唐公司职工李欣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京唐公司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更多企业在曹妃甸落地。公司与当地企业深度合作,逐渐形成多条产业链;同时安置余名北京地区停产职工,招收名高校毕业生,带动相关服务业近2万人就业。

曾经的海滨荒滩,如今靠工业振兴经济,靠就业拉动人气。首钢京唐公司——这个由山到海跨越而来的企业,也让曹妃甸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跨越。

智能环保的创新之梦

“以前首钢的板材只能压到四五毫米,现在能压到0.12毫米,比纸片还薄。从造船的宽厚板,到汽车用板、家电外壳用板,再到小饮料罐用的镀锡板,从油气管线到电子器件,共计31个钢种、多个牌号。”首钢京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银富介绍,首钢研制的“高、精、尖”产品,成功应用于“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

在镀锡薄板实验室,记者见到了红牛易拉罐“原型”,工作人员正在对罐体的密封性、耐压强度、耐腐蚀性进行检测。据首钢技术研究院产品研发经理方圆介绍,在这里,轴向承压仪通过对罐子减薄,测试压力是否能承受客户需求。同样的一吨钢,以前只能生产3万多个罐,经过标准的改善,数量明显增加。“现在,京津冀地区90%的红牛罐都是首钢生产的。”

在京唐公司运输部成品码头5号仓库,成卷的汽车板、家电板,整齐地罗列在仓库的地面上,天车的吊臂有条不紊地将一卷卷板材夹起,吊向指定的区域。这便是京唐公司的智能化仓库。当班职工向记者介绍,在操作室输入程序、货号等参数,天车便会成为一部能够“精确制导”的机器,准确定位货品所处的一个个坐标。

在京唐公司海水淡化作业区,能源与环境部区域作业长曹云明为记者递上了一瓶“海澄露”。“这些水都是用渤海海水淡化的,水质比普通自来水更好。”曹云明介绍,公司每天至少需要近10万吨生产用淡水,为了不和唐山地区居民“争”水,公司充分利用煤气锅炉将钢铁厂富余煤气制备蒸汽进行发电、海水淡化。“京唐现在每天生产5万吨淡水,占钢铁厂用淡水总量的50%以上,每年节约万吨地表水资源。另外,我们将淡化后留下的浓海水出售给附近的唐山三友化工进行加工产盐,日送浓盐水量达4.8万吨,每年还能获益万元,实现了海水淡化和化工企业的产业融合。”

精神传承的匠心之梦

“京唐公司5座转炉,每座炉的第一炉钢都是我炼的。”炼钢作业部炼钢区作业长王建斌是8年9月第一批从北京首钢老厂区调到京唐公司的生产岗位工人。生长在钢铁工人家庭的王建斌是“钢二代”,他从炉前工做起,历经值班工长、炼钢高级技师,到如今成为公司内外小有名气的炼钢专家。

然而,初到曹妃甸,他这个“技术大拿”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京唐公司建有5座国内最大的吨转炉,集成了“全三脱”炼钢、“干法除尘”、“声纳化渣”等16项国内外先进工艺,冶炼过程全部电脑控制,操作界面全是英文。这对从技校毕业已经20多年,电脑、外语都不太灵光的王建斌而言是极大的障碍。

一切似乎“归零”了,但王建斌没有放弃。他把休息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和新知识、摸索新设备性能结构。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能“一键式”炼钢了。年,“王建斌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年,王建斌被评选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运输部成品码头5号仓库首席作业长陈万忠,是公司出了名的“发明家”。他在参与吊装钢卷时,发现吊装带经常有一些位置磨损得厉害,需不断更换。陈万忠经过反复设计,在吊装装置上方安了一根支杠,将夹角打开,使吊装带由“正八字”变成了“倒八字”,大大减少了外护圈的剐蹭,杠的下面又加装了4个钢丝绳,使得原本能吊两个卷的吊钩现在可以吊装4个,提高了吊装效率,节省了成本。

“首钢人就是首钢人!”首钢集团工会主席梁宗平说,“首钢人为了打造钢铁‘梦工厂’,不仅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更体现出了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采访手记

百岁芳华基业常青

本报记者郭强

首钢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年建厂,今年整整岁了。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老企业”。

然而,在首钢的连日采访,记者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新、奇——人们不断求新图变的思想、钢铁产业优化升级由中心城市向沿海转移的革命性探索与实践、旧厂区转型发展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奇幻”创新……

百岁芳龄,芳华依旧。

新中国成立前的30年,首钢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举步维艰,30年累计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首钢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迅速恢复生产,并于年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使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年,首钢钢产量达到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伴随着改革开放,首钢人解放思想,率先实行承包制,探索国企改革之路,企业快速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年,首钢钢产量达到万吨,位列当年全国第一。

进入21世纪,首钢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钢厂搬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曹妃甸建设了首钢京唐钢铁厂,成为中国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的示范,被誉为中国钢铁的“梦工厂”。

一个企业如何实现基业常青?首钢人的答案是,始终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3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