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中,吉星文手持大刀率队全歼日军,

年11月9日,由于公然违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庸策,抗日名将吉鸿昌血洒北平陆军监狱。

吉鸿昌

吉鸿昌未竟的抗日壮志,就这样变成了遗志,不过继承的人并非吉鸿昌的儿女,而是他的侄儿吉星文。

都说将门无犬子,吉鸿昌去世后第3年,在家喻户晓的卢沟桥战争中,侄儿吉星文身先士卒,率部英勇杀敌,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

吉鸿昌的侄子吉星文

喜峰口初露锋芒

吉星文,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字绍武,自幼习拳,身材魁梧,十四岁时就读于县立师范学校,原本的理想是教书育人。

然而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危在旦夕,如当时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吉星文做不到熟视无睹,无法心安理得地过自己的日子,便决定扛起抗日救国的使命,投奔叔父吉鸿昌。

吉鸿昌彼时是西北军阀冯玉祥的得力干将,得知侄儿有此志向,很是欣慰,便将他安置在自己的部队中。四年后,吉鸿昌将他引荐给了当时的国民军热河司令宋哲元。

冯玉祥

吉星文在宋哲元军中做骑兵,骁勇善战,很快便升任为营长。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有一场战役虽影响力不及卢沟桥战役,但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年的喜峰口战役。

喜峰口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两侧高崖耸立,地势险要,是从东北进入华北的一大隘口,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

喜峰口战役中痛击日军的29军大刀队

年3月8日,日军攻下喜峰口,29军37师旅赵登禹率军驰援,次日夺回喜峰口。

然而日军武器精良,炮火威力巨大,29军装备落后,仅能以大刀和手榴弹与日寇展开白刃战,战况异常激烈,喜峰口在29军和日军之间几度易手。

赵登禹

3月11日,日军再夺喜峰口,赵登禹认为形势不利,只能智取,不宜强攻,于是致电上级请示后续作战计划,军长宋哲远与师长冯治安商讨后,做出指示:

“今应乘敌疲惫之余,以喜峰口西侧高地为重点,坚守全线,着赵旅长等抽选劲旅,分由两侧绕攻敌后。”

喜峰口夜袭示意图

是夜,赵登禹挑选精兵,兵分两翼绕至敌后。摸入敌营之时,敌人大多仍在睡梦之中,不少人未及反抗便已身首异处。

吉星文时任赵登禹旅团营长,当晚接令袭击敌后,率全营战士,身背大刀,腰配榴弹,偷偷绕过日军右侧,经过一夜激战,成功夺下王家、瓦房等村,击毙敌军多人,并缴获小口径炮多门、机枪十多挺。

此次旅夜袭,共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1个大队,破坏其野炮18门,坦克多辆,史称“喜峰口大捷”。

奋勇杀敌的大刀队

喜峰口大捷,是中国军队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重挫了日军士气。

日本《朝日新闻》称:“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战后政府论功行赏,赵登禹升任第师师长,吉星文擢升第团团长。

旅长赵登禹见吉星文打起仗来舍生忘死,身先士卒冲杀军阵地,还给他起了个“吉大胆”的绰号,这和他叔父吉鸿昌的外号一样。

抗日英雄吉星文

吉星文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出来的谋略和英勇,也深得军长宋哲元的欣赏。年元旦,宋哲元为了展示29军训练成果,在北平举行了一次万人阅兵大典,阅兵指挥官便是吉星文。

宋哲元

同年5月,吉星文被调至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学习山地战和平原战。

学习之余,吉星文曾到中国童子军集训营、中央大学、中央教导总队等单位作报告,介绍自己在喜峰口大捷中的骁勇经历。

除此之外,在南京学习期间,蒋介石一年之内接见了吉星文两次,对他嘉奖有加。

次年6月,吉星文在军校的学习结束后,军长宋哲元又将北平西南部的要塞宛县交由他驻守,正是在这里,爆发了著名的卢沟桥事变。

相关将领

全面抗战第一枪

在卢沟桥事变之前,日军便已对整个华北地区虎视眈眈。从年长城抗战失败起,日本胃口越来越大,意图将整个华北收入囊中。为了分离华北,日本在河北扶植殷汝耕,成立了傀儡组织“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殷汝耕

年日军屡次向驻守华北的39军军长宋哲元施压,逼迫其宣布华北独立,未果。

同年四月起日军向华北增兵,多次与29军发生摩擦,而随后的“卢沟桥事变”便是这种摩擦扩大化的结果。

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是接通南北的要塞,倘若此处失守,便意味着北平与南方的联系从此被切断,华北不再与南方区域连成一片,而是彻底孤立出来,成为日军的掌中之物。

卢沟桥

年夏,日军变本加厉地挑衅29军,驻屯军军演越来越频繁,形势一触即发,北平就如沸水里的一尾鱼,随时会变成日军的盘中餐。

崩断双方最后一根弦的冲突发生在那7月7日夜里,宛平城西南方向,几声刺耳的枪响划破了宁静的夏夜。

一队荷枪实弹的日军开到宛平城下,以一名演习士兵的失踪为由,要求宛平守军打开城门,让他们入城搜查。

卢沟桥战时宛平城相关画面

驻守宛县的团团长吉星文得知此事后,怒气冲冲赶到城门口,严词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并立刻上报此事,彼时军中事务由北平市长秦德纯暂为代理。

是夜11点40分左右,秦德纯接到日方交涉专员的电话,正式回绝日方要求,随后致电冯治安和吉星文:“要严密戒备,准备应战。”

北平市长秦德纯

通话结束后,吉星文立刻派人去侦查丰台方面日军动向,发现日军有步兵一营,山炮四门,机关枪一连,正由丰台迫近卢沟桥。

吉星文随即向秦德纯报告了此事。

秦德纯指示:“务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

守卫国土的战士们

与此同时,中方派出宛平县县长王冷斋来调查此事。

次日凌晨4时,正在王冷斋与日军进行交涉之时,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王冷斋一个转头,只见营指挥部燃起熊熊火焰,已遭炸毁,双方当即展开激战。

宛平县县长王冷斋

吉星文下令官兵:“守阵地,坚决回击,坚持抗战到底!”

尽管守军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然而还是不敌武器先进的日军,很快传来铁路桥失守的消息。

7月8日深夜,吉星文痛定思痛,做出部署,宛平城防守一事交由副团长,而他自己则亲自前往3营,组织敢死队。

在吉星文一番铿锵有力的号召下,士兵们热血沸腾,共计多名士兵踊跃报名。吉星文从中挑出了名精兵,每人携带步枪一支,手榴弹两枚,大刀一把,趁着夜色缒绳而下,沿永定河偷偷赶往铁路桥。

身披大刀的战士

12时,吉星文一声号令,敢死队士兵们立刻冲进了敌营,所向披靡,一时间枪声大作,杀声一片。子弹用尽,士兵们便从后背拔出一把青龙大刀,砍得敌人鲜血四溅,鬼哭狼嚎。当中最英勇的一位敢死队员,可谓以一当十,手刃日军13人,俘虏1人。

在敢死队的猛烈攻势下,日军溃不成军,仓皇奔逃。

这时敢死队士兵们已经杀红了眼,见敌人要逃,立刻捉刀追了上去。如地狱修罗一般在敌人身后紧追不舍,喊都喊不住,直到吉星文亲自出马,才将他们喊了回来。

此次夜袭虽然大败敌军,但敢死队伤亡也十分惨重,团长吉星文也在战斗过程中被日军弹片击伤头部。

吉星文

夺回铁路桥后,吉星文猜测日军休整后很可能会卷土重来,便又组织了一队精兵,补充弹药,严阵以待。

装备精良的现代化日军竟败在一群挥舞着大刀的士兵手下,气急败坏的日军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果然再次来犯,以大炮猛烈轰击铁路桥。

然而将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杀,无论日军发起多少次冲击,始终无法攻下铁路桥,反而被吉星文这支手持大刀的队伍全数歼灭。

大刀队

翌日,团铁路桥大胜一事并一张吉星文军装照登上了北平和天津的各大报纸,吉星文声名大震。

铁路桥一役成了日军挥之不去的一场噩梦,吉星文也变成了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一个存在。

因此日军在与29军“和谈”时,提出的要求之一便是撤换将勇兵强的吉文星团,日军对吉文星的恐惧和忌惮,可见一斑。

“和谈”期间,吉文星不知南京政府的真实打算,一心只想誓死守住北平的门户,还特地写信给军政部长何应钦。

信中写道:“星文等只有抱定牺牲到底之决心,荷枪实弹,誓与宛城共存亡,决不以寸土让人。”

何应钦

令吉星文万万没想到的是,南京政府后来竟下令弃守宛县。

7月30日,吉星文团不得不挥别宛县父老,撤退到长辛店,数小时后,卢沟桥沦陷。

抗战期间,吉星文奋勇当先,立下无数战功,被拔升为29军37师师长,先后被南京政府授予胜利、光华、云麾、干城、忠勤等勋章。

尽管战绩显赫,多次受到蒋介石亲自接见,但抗战结束后,吉星文始终不得蒋介石器重。

蒋介石

英雄一世,未能寿终

吉星文无法成为蒋介石亲信这件事,也许从他19岁进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就注定了。

首先吉星文是叔父吉鸿昌一手带入行伍的,吉鸿昌生前和蒋介石唱反调,后来改入共产党。在喜峰口大捷一年后被蒋介石下令处决,哪怕吉星文再有才干,蒋介石心中难免还是对他存有芥蒂。

其次吉星文所在的宋哲元29军并非蒋介石嫡系部队,而是年中原大战后,由冯玉祥西北军残部整编而成。29军主要将领包括军长宋哲元在内,都是冯玉祥一手提拔起来的。

蒋介石对整个29军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

一方面需要这样一支训练有素、仅用大刀都能杀敌制胜的强军。

另一方面又担心西北军东山再起,对南京政府构成威胁。

因此他在军需资费上常有削减,导致29军整体装备落后。

因此才干出众的吉星文长期不受重用,也就不足为奇,然而国民党军在内战中节节败退,逼使蒋介石不得不改变主意。

年,吉星文一家9口跟随蒋介石退走台湾。

尽管后来内战已经结束,然而两岸形势依旧紧张,蒋介石急需一批能征善战的优秀将领。

就像宋哲元的29军,因为实力不俗,所以只要战事未停、危机未解,蒋介石再心怀忌惮都不敢弃掉它,而吉星文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名将,适逢特殊时局,蒋介石自然也要人尽其才。

吉星文

自渡台之后,吉星文先后出任第五十军军官战斗团团长、“澎湖防卫部队”副司令长官和金门防卫副司令,50岁的时候晋升为中将,但也就是在这一年,晋升令变成了他的催命符。

年8月23日,周六,吉星文在赴周末晚宴前,去了某一团部视察,团长盛情邀请他共进晚餐,还说要加菜,当时物资匮乏,加菜其实就是加一顿水饺。

如果当时吉星文留了下来,也许就不会发生悲剧了。

当日下午5点,翠谷湖风平浪静,波光潋滟,湖心亭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晚宴,官员们有的推杯换盏,有的正在享用难得一见的丰盛冷餐,总之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吉星文酒过三巡,难得高兴,也与司令官胡琏划起拳来,赢了司令官好几次,意气扬扬。

胡琏

宴会过后,吉星文跟着胡琏、俞大维等人出厅散步消食。

经过翠谷湖的桥头时,司令官胡琏关切地问吉星文身体怎样了。

吉星文笑答:“都是过去的旧伤,医官说,不要紧,死不了。”

一群人正说说笑笑,这时远处飞来一颗炮弹,“轰”的一声炸响在他们周围。

紧接着整个世界地动山摇起来,硝烟弥漫,炮声震天,吉星文等人慌忙逃往防空洞,然而炮弹一颗接一颗地落下,令人躲避不及,吉星文在路上不幸被炮弹击中,深受重伤。

随从人员立即将吉星文送医救治,医生为他做了手术,取出了弹片。

本以为不会再有性命之忧,却不料吉星文腹部有一块弹片没被取出,伤口因此感染,很快便不治身亡。

吉星文

后记

吉星文南征北战数十年,杀死过不计其数的日寇,负过大大小小的弹伤,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救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战史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片段。

我们生活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国家,委实来之不易,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珍惜和平,缅怀先烈,不负前人的努力,谨以此文纪念为国奉献的爱国志士们!

参考资料:

中国台湾网《抗战名将吉星文之子吉民立:“为国家,我们中国人可以拼命”》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吉星文: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

河南报业网《金振中吉星文:打响卢沟桥畔第一枪》

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吉星文》

知网文章:鲁南《打响抗战第一枪,人民永记__金门炮击中阵亡,可叹可悲》、《吉星文_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庾莉萍《二十九军大刀队__激战喜峰口纪实》、冯炳如《冯治安将军与喜峰口大捷》、孟昭庚《胡琏_“王牌师长”五次死里逃生》、张瑞安《吉鸿昌的堂侄——吉星文》、王宏德《吉星文其人其事》、潘荣《略论喜峰口大捷及其后二十九军扩编》、任振儒《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考》、赵秀宁《再论七七事变中的第29军与宋哲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