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保护与发展兼顾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
长城保护管理案例被世界遗产组织评为示范案例、北运河(京冀段)实现游船通航、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新发现……五年来,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条文化带”的建设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7月20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三条文化带建设取得实效”为主题的采访活动中,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正在通过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创建京东唯一国家5A级景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推进首钢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等加速“三条文化带”建设,助力北京提升文化软实力。
长城文化带
已组织实施50项抢险加固工程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一直是业界探讨的话题。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长城保护管理工作,将长城作为遗产保护和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相继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据了解,北京持续探索长城保护长效机制,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长城沿线马兰路、古北口路、黄花路、居庸路、沿河城五大重点组团规划,重点实施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北京长城文化节、箭扣长城修缮等3项国家级标志性项目。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加大长城抢险修缮力度,在全国率先推进实施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将重点项目纳入长城文化带年度折子工程一体推进,截至今年6月,已组织实施50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
“通过不断尝试创新修缮理念和工作方法,并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选取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开展研究性修缮,通过考古发掘、地质勘探、勘察设计、数字化跟踪等步骤和手段,不断探索长城保护修缮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箭扣长城抢险修缮和长城考古经验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砖石长城保护的示范工程和精品案例。”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如何助力长城文化带的建设,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全力打造具有国家标识意义的八达岭世界遗产核心展示区,以及慕田峪-箭扣、古北口-司马台、将军关-黄松峪、沿河城-黄草梁等一系列特色文旅融合示范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通过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高端智库,与北京建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助推北京长城文化带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长城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探索长城文化保护利用的创新之路。
大运河文化带
积极创建京东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有着特别的文化地位。今年6月24日,北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通航,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随着北运河(京冀段)全线水流贯通,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已全面展开。“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创建京东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恢复了‘三庙一塔’古建筑历史格局。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剧院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未来将成为大运河沿线文化新地标。”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近年来北京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包括重点文物腾退取得突破性进展,万寿寺周边搬迁腾退顺利完成,八里桥实现功能性退役。同时,运河文化公园加快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实现开工,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一期已具备开园条件。运河文化创作层出不穷,以大运河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在各地巡演,第一部完整展示大运河文化的大型辞书《大运河文化辞典·北京卷》正式出版。
“大运河是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将继续讲好运河故事,提升文化品质,抓好标志性项目建设,进一步彰显以大运河为轴线的文化生态格局,把大运河打造成为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新发现
作为北京文明之源、历史之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斐然成绩。五年来,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进一步加强,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新发现,推进了首钢工业遗存保护利用……
谈到遗址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重点加强琉璃河遗址保护,编制并公布实施《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年-年)》,推进《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完成琉璃河遗址核心区董家林、黄土坡两村搬迁腾退;深入考古研究,获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同时,推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完成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并于年9月正式向公众开放。此外,还推进《金中都城遗迹保护规划》编制,实施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工作,开展金中都城遗址公园概念性方案设计。
对于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新发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还进一步表示,“琉璃河遗址跨越了60年的考古工作,我们发现了西周时期很多精美的文物,年以来,我们在城外组织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了城外的遗存,三部分遗存构成了琉璃河西周的遗址”。
在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北京商报记者看到,在一个盒子中存放着浮选出来的年前西周人的植物遗存。“通过这些古植物遗存,我们可以了解到年前西周古人的食物构成,包括小米、黄米,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个地方最主要的农业经济形态。琉璃河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它从考古学上证明了北京城最早的源头。”郭京宁谈道。
除了考古新发现,有关部门还计划建设打造集琉璃保护性生产、琉璃文化推广、琉璃体验式旅游、文化创意办公于一体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开发“非遗+”特色文化产品或服务。建成后将促进琉璃烧造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满足故宫、颐和园等北京重要文物古建修缮需要。据悉,该项目计划今年内开园。这些项目将支持传统技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近年来,“三条文化带”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接下来将于7月25日至26日举办的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上,“三条文化带”如何保护与发展将继续诉说,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