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之子吴晨十余年一直为复兴北京的美好
“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千真万确,北京的自然就美,城内点缀着湖泊公园,城外环绕着清澈的玉泉河,远处有紫色的西山耸立于云端……”
——林语堂《京华烟云》
林语堂生于福建,曾在北京生活过。北京的美,令他惊艳。在《京华烟云》中,他借大家闺秀木兰之口,诉说着北京的美好。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吴晨,对林语堂的这段描述印象很深,“北京真的很美好。”吴晨感叹着,这里的过去,留下了深厚而绚烂的积淀;这里的未来,也孕育着无限的机遇和可能。
最近十余年,这位曾获得过业界殊荣的建筑师,一直在为复兴北京的美好努力着。
吴晨在工地指导工作
水系苏醒
“北京百废俱兴,正要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希望你赶快回来。”
70年前,一封信,从北京寄往美国。写信人是一对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收信人则是一位年轻人,名叫吴良镛。
正是这封信,给了吴良镛勇气,也为他指出了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因为吴先生的缘故,我喜欢北京,我也愿意为北京的建设出力。”吴晨说,他愿意称呼父亲吴良镛为“吴先生”,他觉得,这个称呼更加敬重,也更有同行的亲近感。
小时候,吴晨住在清华园。每隔两三周,他就会与同学骑自行车进城。路程虽远,但吴晨乐在其中。清晨的鸽哨,夏天的蝉鸣,老城旧事,让他觉得特别美好。
踏遍老城,翻阅古籍,吴晨对北京了解得更深,“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北京还曾是一个河湖纵横、清泉四溢、湿地遍布、禽鸟翔集的水乡呢。”吴晨说着,吟出一首古诗——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这是明代“吴中才子”文徵明所作,在他眼中,北京的美不亚于江南。“那时,永定河、拒马河、潮白河、泃河四条自然水系,穿山越野蜿蜒而来,沟通了北京多条小河大渠和湖泊坑塘后,滋润了北京的万物生灵。”吴晨说着,一脸神往。
时光飞逝,再难觅“水穿街巷”。这曾让吴晨好一阵遗憾,“没有水的城市毕竟是不够灵动的。”不过,吴晨又觉得庆幸,因为,他发现了弥补遗憾的机会。
年,前门东区域部分片区完成更新,也正是在这一年,吴晨和团队为前门找回了“尘封”多年的东三里河。
东三里河,明代时是北京城的泄水道。清代时,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已经干涸。后来,明沟改暗道,三里河遗存的部分河道已完全消失。
为了能再现水穿街巷,有关部门以及吴晨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年,东城区启动前门三里河片区总体规划及绿化景观改造实施工程,先后拆除处违建,疏解河道范围内户居民,系统修复了前门地区的三里河水面……年,东三里河终于再现于世。
东三里河
每一处恢复与还原,都有吴晨团队倾注的深意。青砖灰瓦的街巷间,水流潺潺,河边的芦苇是依据“芦草园”而来;挖掘的文物,置于河道周边,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历尽风霜的老树,见证着河道的沧桑;河畔旧时的会馆,经过腾退修缮,已变成博物馆、陈列馆、剧场,记录着如今丰富的文化生活,还有那泉涌,莲花,鱼影……再现“水穿街巷”的灵动。
距此不远的北京坊,也倾注了吴晨和团队的心血。闹市之中,“正阳观水”“古坊寻幽”,遥相呼应,双双成为北京“新十六景”中别具一格的美好景致。
在吴晨看来,老城风貌的保护与复兴,水系苏醒尤为重要。“很多北京人久闻其名、不见真容的西板桥水系也正在‘苏醒’……”吴晨说,他和团队愿意为唤醒更多的城市水系努力。
胡同共生
如果用三张图来描绘儿时北京城的美好,吴晨选择的画面是:
清华园西方古典风格的核心教学区、颐和园湖光山色的园林以及老城区中肌理清晰的胡同。
“因为吴先生的缘故,我喜欢南锣鼓巷。”吴晨说。
菊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的东边,30多年前,那里是一个积水、漏雨、危房的典型地区。建筑密集,许多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
年,吴良镛受邀“操刀”改造这里,在北京城市规划的鸿篇之中留下了一首隽永的小诗,这条胡同,为北京老城复兴提出了有机更新的开创性理念。
什刹海荷花市场
吴先生的刻苦,吴晨印象深刻。“夏天,别人都在乘凉,吴先生坐在一把藤椅上,穿着汗衫,伏案写文章、画图,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吴晨说。
血脉相连,这份刻苦也传递到了吴晨的身上。
伦敦的冬天,漫长阴冷。年的冬天,一个中国青年骑着自行车,早晚穿行在伦敦街头。那是年轻的吴晨。
时至今日,吴晨依然清晰地记得刚到英国时的情景,“东南西北都还没分清,就一头扎进了完全陌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环境,整个人都是懵的。”
别说中国人,当时到国外学建筑的亚洲人都很少,吴晨班上就他一个亚洲人。那时,为了功课,他每天凌晨5点才睡,早晨9点又起床赶着上课……刻苦,帮他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结课考试,吴晨全科通过。异国苦读,令他知道,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伦敦的街巷,不仅见证着吴晨的刻苦,还为他带来了灵感——
“建筑是城市历史的沉淀,从中你能体会到时间的变迁,和人们对它的热爱。而城市复兴就是让一些已经在局部出现‘衰落’特征的地区重新焕发活力,这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格外有意义。”吴晨说,这份感悟,让他在国内率先开始“城市复兴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城市复兴与文艺复兴类似,都是人文精神至上的。”吴晨说。
与元大都同时建设的南锣鼓巷拥有多年历史,是北京老城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蜿蜒的玉河古道、鱼骨状的胡同街巷格局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是大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空间格局。但是,过重的商业气息,破坏了南锣鼓巷的韵味。
既是文化遗迹,又是商业“新宠”,怎样平衡商业繁荣与传统风貌之间的关系?吴晨和团队“扎根”南锣鼓巷8年,寻找着答案。
“过多的人流破坏着地面,乱停的汽车挤占着空间”
“众多历史遗存,没有完善保护,渐渐损毁”
“开墙破洞、一房多店,米长的街道上竟挤着超过家店铺,私搭乱建,破坏着优美的院落”
……
在吴晨看来,必须要给“杂乱无序”的南锣鼓巷立立“规矩”,才能助其重生。吴晨和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编制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这是北京首个风貌保护管控导则。导则针对建筑风貌、公共空间、绿化景观及附属设施等多个层面制定管控内容,细致到对南锣鼓巷房屋的使用性质、类型、高度、格局、做法、材质、色彩、院落绿化、墙面、屋顶、门窗、招牌、经营范围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年12月20日,管控导则发布执行,南锣鼓巷渐渐变了,街道整齐了,传统与现代,秩序与个性和谐共处。
吴晨和团队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共生”“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的“共生”理念,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共建、共生、共享的“共生院”新模式,老胡同里的现代生活随之生动起来。
“人们渴望的是一个能够充分享受乐趣的胡同生活。”吴晨说。
钢铁记忆
5年6月30日,首钢的功勋高炉——五号高炉停产拆迁,首钢搬迁正式启动。
“人们不会因为首钢搬迁失去对这座钢城的记忆,首钢的搬迁带来的不应是街区的衰败,而是新的发展机遇。”吴晨说。
自9年开始,吴晨和团队用十余年的心血,陪伴首钢这座百年老厂,涅槃重生,成为工业遗存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的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首钢高线
百年风雨,首钢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套设备都有故事。
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首钢老厂区高炉、转炉、冷却塔、煤气罐、焦炉、料仓;运输廊道、管线,铁路专用线,机车、专用运输车;龙烟别墅等多处遗存设施入选。这些工业遗产是首钢园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在吴晨心中,赋予老建筑新的功能,让老厂区焕发新的生机是他最重要的任务。
首钢园北区是百年首钢的发祥地,在这片区域上,吴晨和团队绘制出了一幅“人本、和谐、宜居”的“图画”——
石景山景观公园的自然山水、古建筑群与园区工业遗存共同形成了多元复合、有机共存的完整体系;
西十冬奥广场在尊重现状肌理的基础上,组织办公功能与交通流线,利用天车、皮带通廊等遗存构筑物提供室外休憩空间;
首钢特色小火车游线穿梭在首钢工业遗址公园,连接着脱硫车间、焦化厂、高炉改造等重要节点;
山水环抱的两湖区域,尊重原有建筑和绿地肌理,保留并改造长达余米的精煤车间,为国家短道速滑、花滑、冰壶、冰球项目提供专业训练场地;
以冷却塔为背景改造的“首钢大跳台”赛道,将作为北京冬奥会遗产永久保留;
运用工业管廊改造而成的首钢高线公园,蜿蜒其间,将诸多景致有序串联,形成新首钢园区独具魅力的景致;
依托三高炉、厂房等工业资源改建成为文化设施、酒店、网羽场馆,完善冬奥核心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共同形成展现工业、奥运之美的运动休闲体验区;
……
吴晨说,新首钢园区十年的转型发展,是首钢全体员工的心血铸就,也有众多的建筑师、规划师和专家的参与,他是众多亲历者中的一员。目前,吴晨正在设计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以东片区,未来将会打造成集高端数字智能、工业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服务冬奥配套等为一体的高端产业服务区。他期待着,新首钢,能成为有全球示范意义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设计幸福
吴晨的作品,不仅仅在北京。
吴先生的祖籍是南京,吴晨对南京的亲近不仅来自于血脉,更因为他回到国内参与的第一个设计项目就在南京。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自古就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参与设计南京南站时,吴晨和团队的设计方案对城市风貌进行了提炼整合,将“山水城林”的意境倾注到现代交通建筑中。
在南京南站,能看到中华门的影子。由于要跨越28条铁路线,高架候车层中央主通道长达多米,吴晨和团队设计的南京南站汲取了南京中华门特有的层次空间序列,在强化中轴主题的同时还能起到引导人流、限定区域和标识位置的作用。
画栋飞檐千万落,层层叠叠的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灵动、轻盈的存在,宋代欧阳修用“翼然”来形容其飘逸活泼。吴晨的设计方案中,南京南站的屋顶采用上下两层重檐叠椽的形式,“整个屋顶形廓如翚斯飞,给城市留下优美的天际线。”吴晨说。
被誉为“凝固的诗句”的花窗,在传统建筑之中最是点睛之笔。花窗的图案寓意丰富,形式繁多,吴晨和团队经过多次推敲,选择了南京的市花——梅花,作为花窗图案的主题。“‘梅开五福’,梅花寓意吉祥,也是最能体现南京的城市精神的花。”
南京南站的设计时间长达4年,在实施过程中又历经了数次重大的修改。“城市化高速发展,大拆大建中,南京这座古城的文化标志不该仅被保留在有限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还应该在现代城市新区中有所体现。”吴晨说,南京南站,是他探索“城市复兴”的重要实践。
簋街空间提升规划、北京CBD核心区规划、北京坊设计、什刹海环湖设计、隆福寺复兴计划……十余年的努力,一件件作品落地生根,重现着城市的美好。吴晨也收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吴先生是全国先进工作者。经过努力,能跟吴先生获得同样的荣誉,这令我感到深深的幸福。”
吴晨和团队的脚步并未停下,每天,他都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城市中有太多的美好,等待发现,等待复兴。吴晨愿意为之努力,为之忙碌,因为在他看来,复兴城市的美好,这不仅是他的幸福,更是城市中所有人的幸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乐琪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吴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