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评论员南水北调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
来源:求是网
打开中国地图,俯瞰万里平畴,一条蜿蜒北上的人工明渠,从秦巴山间出发,跨江淮、穿黄河、依太行,在公里的长途跋涉中一路北上、滋润四方。这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年5月13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南阳市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并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水资源格局,影响和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以黄河为例,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在京津所在的海河流域,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华北地区地下水长期超采,形成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发展是硬道理,而水则是硬约束。党和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依托祖国自然地理而下的一盘大棋,也是确保南北方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东、中线一期工程已全面通水,年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通过复审,我国水资源配置正在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恢弘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更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必须站在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长远发展。“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习近平总书记常常举例——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生态补水超过53亿立方米,推进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遏制了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部分地区止跌回升,河湖生态得到复苏。如今,河南、河北境内的白河、滹沱河等多条河流水清岸美,天津海河水位升高,北京永定河水量丰沛,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人水关系,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了水资源安全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人民福祉。“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汩汩“南水”惠泽民生,滋润民心。如今,在北京中心城区,一杯自来水中有七成来自“南水”。河北多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截至年5月11日,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将亿立方米的长江水调到了北方缺水地区,超过1.4亿人直接受益。“吃水不忘掘井人”。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总书记的关怀温暖了移民群众的心窝。这些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绿色产业,补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一个个移民村换新颜,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走出了一条具有水源区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近20年来,为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保障数亿人民饮水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这一世纪工程下一步建设发展指向定调,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渠清水映照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一定会在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中成为现实。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项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刻下不朽的印记。
(编辑:梁佩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