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北京基础设施投资达25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杜燕)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万亿元,年均增长18.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重为26.7%。

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的。该局介绍,40年来,北京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快速发展,改变了城市面貌和空间格局,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服务水平。

路网等硬件设施建设大力推进

40年间,北京市公路累计投资.6亿元,年均增长18.9%。截至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公里,城市道路里程达公里,分别比年增加2.4倍和2.1倍。

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年到年,全市城市公共交通业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年均增长26%。全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由年的辆增加到年的3.1万辆,增长10.3倍;运营线路由条增加到条,增长6.6倍;运营线路长度由公里增加到公里,其中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由24公里增加到公里,分别增长12.9倍和24.3倍。年,北京市市轨道交通客运量37.8亿人次,首次超过公共电汽车客运量。

电热气水等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能源领域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电力、供热、天然气、供水投资增速分别为16.3%、16.7%、15.4%和14.4%。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

望京、广渠门、怀柔北、龙潭湖、高碑店等地先后建设千伏输变电工程。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9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亿千瓦时,分别比年增长13.5倍和.7倍。

供热事业快速发展。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6.5亿平方米,比年增长16.7倍。城市天然气事业突飞猛进。年北京焦化厂外迁,标志着天然气供应全面替代了历时50年之久的人工煤气供应。年,全市天然气供气总量.2亿立方米,家庭用户达到.7万户。

城市供水能力持续增长。年,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由年的每日万立方米提高至.1万立方米/日,自来水供水管道长度由公里延伸到公里。

生态环境领域投资年均增23.2%

数据显示,至年,北京市园林绿化领域投资累计完成.7亿元,年均增长23.2%。先后建成永定河园博湖等“五湖”相连的生态景观,建成密云、平谷、怀柔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成翠湖、长沟、琉璃河等湿地公园。城市环境不断改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年)的5.1平方米/人增加到年的16.2平方米/人;城市绿化覆盖率由年的22.3%提高到年的48.4%。(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9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