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最新规划图来了燕赵都市报
最新消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3+13”规划体系批前公示来了。包括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起步区、综合保税区3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廊坊片区综合交通、生态建设等13个专项规划。赶紧一起看一看↓↓↓
“3+13”是什么?
3个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层面)》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3个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生态建设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总体城市设计》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绿色空间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能源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水战略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智慧城市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编制原则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
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规划编制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建设大兴机场综合枢纽为核心、共守生态安全为前提、共建高效衔接交通设施为支撑、培育临空经济和创新产业集群为基础、健全多元共享的公共服务为保障,推动区域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临空经济区一体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区域协调
坚持区域协调,规划编制严格落实与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强化与廊坊中心城区、永清城区、固安城区在生态、产业、交通、市政以及职住平衡等多个方面的规划统筹。
“规划一张图”
坚持“规划一张图”,规划编制按照“多规合一”的编制思想,在落实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3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3个专项规划进行统筹,实现多规融合,在成果中做到数据咬合,实现规划“一张图”。
规划范围
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
规划范围包括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区廊坊片区、科技创新区(以下简称“航空物流区”、“科技创新区”)
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其中,城镇建设区域用地面积:约46.8平方公里
总居住人口:约28万人
航空物流区用地范围:北至机场北高速防护绿地边界、西至机场东边界,南至廊坊南外环,东至九州组团西边界
科技创新区用地范围:北至廊涿路、西至南中轴绿带、东至京台高速防护绿地边界、南至东高线
此外,规划对科技创新区与永清、固安交界区域2.2平方公里的规划协调区进行了统筹布局。
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起步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起步区规划范围分为航空物流区与科技创新区起步区两部分
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2.4平方公里
总居住人口:约为17.1万人
航空物流区起步区:北至机场北高速防护绿地边界、西至机场东边界,南至光明西道,东至九州组团西边界
科技创新区起步区:北至廊涿路、西至翔广路(国道)、东至京台高速防护绿地边界、南至正兴道。
主要内容
廊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层面)
1、发展定位与目标
落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总体发展定位,重点布局落实国际化服务空间、创新聚落空间、生态与生活服务空间,到年,将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打造为“国际服务的聚集高地、航空导向的科创基地和水绿漫步的创新佳地”。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国际一流,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聚集,现代产业体系成熟,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开放型临空经济区,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
2、功能布局
航空物流区规划形成“一廊两带”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廊”指京台高速生态廊道;“两带”为临空物流发展带、创新服务发展带。临空物流发展带自北向南重点建设回迁安置区、综合保税区、航企及物流企业运营区、保税物流预留区等四个功能组团。创新服务发展带自北向南重点建设航企服务区、医疗科技区、科技活力区三个功能组团。
科技创新区规划形成“一园四带”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园”指南中轴休闲公园;“四带”自西向东分别为西部现代制造业发展带、中部科技创新发展带、中部综合服务发展带、东部城市生活发展带。
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发展目标
到年,建成直接为大兴国际机场服务的交通运输、综合保税、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京冀共建共管、经济社会稳定、产业高端、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绿色临空经济区。
2、功能布局
航空物流区起步区重点建设航企服务区、医疗科技区、回迁安置区、保税物流区、航企及物流企业运营区等五个功能片区。其中航企服务区重点承载航企生活配套、航空培训基地、临空服务中心等相关功能;医疗科技区近期储备,中远期重点依托大兴机场的国际枢纽优势,承载医疗科技、跨境医疗等相关功能;回迁安置区为现状机场及临空区建设拆迁村民集中安置区,以居住及生活配套功能为主;保税物流区重点承载综合保税区中维修检测、销售服务、配套服务、展示及保税物流功能;航企及物流企业运营区重点承载航企办公、物流企业运营中心等以商务办公功能;
科技创新区起步区重点建设北部制造业、研发、科技会展及城市生活等四个功能片区,重点发展航空导向的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科技会展、职业教育以及现代制造业等功能。
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发展定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地区高端消费品和高精尖产品的集散平台,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保税研发检测平台,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要基地和我国空港综合保税区发展引领区。同时还是大兴机场发展国家新动力源的重要引擎;我国海关新一轮监管改革的重要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示范区;大兴机场国际货运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2、功能布局
综合保税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机场红线外的保税功能区3.平方公里,机场红线内的口岸功能区约0.平方公里。
以国际贸易产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产业为支撑,延伸发展服务贸易,适度开展保税状态下的先进制造业,形成综合保税区五大中心集聚高地。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坚持与雄安新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等合理分工、互补错位、联动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临空指向性强、航空关联度高的高端高新产业集群。推动空港型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基础平台。
规划重点打造“1+2+3”的产业体系,形成1个先导产业即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聚焦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2个培育产业,即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产业,聚焦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生物药制造、高端医疗设备等;3个支撑产业,即航空科技创新、航空物流、高端服务业,聚焦航空装备制造、航空软件、航空维修、物流总部和计算中心、冷链物流、跨境电商、专业会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
廊坊片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以建设“交通、产业、城镇”协同发展的临空经济区典范为目标,构建“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
加快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服务临空经济区对外联系和机场快速集散需求。规划建设京雄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廊涿城际铁路)、新机场联络线—R1线、河北/北京预留线、天津至新机场铁路,新机场北线高速(S)、京德高速(S)、唐廊高速(S)。
统筹布局骨干道路和骨干客运系统,支撑组团空间整合和高效组织。依托永兴河北路、国道G、机场环线(东路)、廊涿公路、廊坊南环西延线,构建“三横二纵”快速路系统。构建高效货运组织系统,实现区内货运车辆20分钟上高速公路网。加强轨道快线、有轨电车、城际公交、城市公交等多层次公共客运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交通成为居民机动化出行主体。到年,临空经济区内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公交站点米覆盖率达到95%(不包括物流区)。
塑造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的交通出行环境,践行公交优先发展策略,引导绿色交通出行。践行“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要求,差异化控制道路网密度,在商业及城市生活区路网密度达到10-15公里/平方公里。
廊坊片区生态建设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生态建设专项规划
坚持生态优先,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加大营造林和湿地恢复力度,形成林水相宜、绿色秀美、融合一体的生态格局。规划重点重构生态空间体系提升区域生态品质、恢复永定河冲积扇平原地区主要生态功能、降低机场运行对临空经济区生态环境影响。
完善京津冀由山至海的生态安全格局,统筹环首都生态带和北京绿楔建设,结合首都南中轴生态文化轴拓展,依托永定河河道等自然生态要素、高速路网防护绿带等人工要素,构筑形成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结合生态功能恢复,与北京协同共建“一轴、四廊、多带、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调整生态用地规模,科学拓展生态空间,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建设,构筑大规模、大尺度的连片森林,实现生态空间的互联互通,重构水林田湿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空间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34%。
规划在机场周边建设2-4公里宽密植林带,实现机场噪声水平方向降噪约20-40分贝,通过在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及周边约平方公里范围内保留和建设约平方公里林地,年去除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约5吨,滞尘约万吨,降低机场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廊坊片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区域协同,按照“区域级—区级—社区级”三级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社区生活圈,精细构建满足多元人群需求的社区服务圈,提供全龄友好的社区服务保障。
规划区域级设施重点面向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群,提供国际交通枢纽地区的高端和专业化服务;区级设施重点面向临空区及周边人群,推进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与周边大兴片区、九州组团、永清城区服务设施协同共享;社区级设施面向本地居住和产业办公人群,提供差异化、精细化的基层服务保障。到年,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4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7平方米以上,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床左右,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9.5床。
廊坊片区总体城市设计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总体城市设计
落实“苑囿风光、首都风范、时代风尚”的风貌定位,遵循传承中华文化、凸显临空特点、彰显国际风范的规划思路,凸显蓝绿交融的自然环境特色,传承首都中轴文脉秩序,强化建筑设计的古今交融和中西合璧。塑造“蓝绿萦城、中轴续脉、星团聚秀、国风巧筑”的风貌特色,突出以蓝绿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格局,彰显北京南中轴生态文化主题的延续,强化组团式的布局特点,体现新中式的整体风格和宜人的建筑尺度。
凸显临空经济区特点,规划重点从空中、从车上、从城里三个视角进行风貌特色塑造。从空中看风光,重点塑造“一景苑、两轴线、三组团、十翠廊、百林田”的总体空间格局、构建“礼序乐和”的空间秩序,形成紧凑的生活肌理、有序的轴线肌理、灵动的滨水肌理和规整的园区肌理,管控形成绿色且富于变化的第五立面。从车上看风景,以45米为基准高度,塑造平缓舒展、高低有序的城市天际线,打造永清北站、临空服务中心等多个门户节点;从城里看风尚,重点塑造文化展示风貌区、滨水活力风貌区、商务办公风貌区、科研办公风貌区、生产物流风貌区、宜居生活风貌区等六类风貌区,构建以慢行绿道为骨架、以公共服务设施为节点的公共空间组织系统,形成绿色便捷的城市出行环境。
廊坊片区绿色空间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绿色空间专项规划
规划传承“北枕青山,南临绿水”的区域山水格局,通过构建林水相依、林环相拥、林廊相通、林田相织、林村相映的绿色空间系统,形成“一河展多翼、一环链四片”的整体景观格局;塑造以永定河为主脉、多条廊道延展、林田水湿交织的国门风景画卷,呈现“彩凤展翼、大地织锦”的整体风景意向,展现自然和谐、风景壮丽、中国智慧、生机蓬勃的大国形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结合绿色产业布局,构建区域郊野游憩体系,强化郊野游憩特色;依托绿道串联,构建功能丰富、系统完善的绿地游憩系统,提升日常绿色休闲品质,使百姓共享绿色福祉。实现米进公园、米进绿道、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绿色幸福生活,到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
廊坊片区综合能源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能源专项规划
规划区内能源发展遵循“安全可靠、绿色低碳、节约高效、创新融合、区域协同、科学管控”的原则,构建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现代能源服务体系,打造能源绿色、智能高端应用示范区。
到年,规划区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全域无煤化,优质能源消费占比达到%。建立多源、多向、多点的能源设施供应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可靠,供电可靠率达到99.%以上。
廊坊片区综合水战略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水战略专项规划
运用“区域协同、共建共享”的理念,强化水源安全,区域协同联动,构建临空经济区双水源保障体系。廊坊地表水厂与新机场水厂、曹家务水厂与永清地表水厂联合供给,管网互连互通,协同保障临空经济区供水安全,打造京冀协同发展供水保障示范区。
运用“源头控制、过程蓄滞、末端排泄”的理念,构建高标准绿色防洪排涝体系。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水管渠设计标准,规划设置涝水行泄通道,提高河道设计标准至20年一遇。提高永定河防洪能力至年一遇,并结合下游泛区,共同保障临空经济区防洪安全。
运用“理水营城、水城相融”的理念,构建安全、高效、优美的水系景观格局。优化水系布局,构建多功能水网结构,完善蓝绿空间,加强滨水空间利用。年再生水利用率大于90%,保障临空经济区内河湖景观用水、市政道路浇撒。
至年,临空经济区将构建完成“区域共建共享、高标准全覆盖”的国际先进水系统网络体系。
廊坊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质量建设、多层次协同、惠民生为本”三大原则构建安全集约、多源协同、智能可靠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强化与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廊坊市区、永清城区、固安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的互联、共享。
实现安全高效的水资源利用,至年,临空经济区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再生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0%,再生水厂出水水质应不低于《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B标准要求;实现绿色智能的能源保障,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以分布式能源中心为主要供热方式,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达到15%以上。建立区域协同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高效的综合管廊系统,至年规划区综合管廊长度达到40-50公里。
廊坊片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规划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区,建成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先行区。结合实际问题和需求,构建4大类共11项建设指标。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标准为不低于85%;内涝防治标准设定为20年一遇;城市水系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
推进源头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源头径流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按照不低于2年一遇标准建设城市雨水管网;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雨洪调蓄功能,建设雨水滞蓄空间;改造和新建城市水系,确保城市排水出路。在水环境方面,建设完善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通过源头海绵城市设施控制降雨面源污染;通过水系构建和再生水补给,保障河渠生态基流量。在水生态方面,明确水功能定位,加强水系保护;构建生态驳岸,塑造滨水空间;构建水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再生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规划范围内新建项目均需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进行建设,相关指标要求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落实到各个管控环节。结合城市开发建设,同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近期建设重点范围约22.4平方公里,包括连片建筑和道路、水生态修复、海绵型公园等。加强技术、人员等能力建设,构建智慧海绵城市管理系统,提高海绵城市管理水平。
廊坊片区智慧城市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智慧城市专项规划
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城市智能运行模式和治理体系,搭建“互联网+”民生与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城市大数据治理方式、创新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升级政务管理与服务手段、打造市级大数据示范工程,将规划区建设成全国临空经济智慧发展示范区、京津冀智慧协同发展引领区、廊坊市智慧园区建设先行区。
在稳步推进实体城市建设的同时,建立“N”总体框架,即“一网、一中心、两系、三平台、多应用”,同步进行虚拟城市的建设。在空间数据基础上,叠加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多维实时数据,全息描述城市运行状态,用算法高效驱动城市运营,实现城市资源要素智能优化配置。
廊坊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按临空经济区用地功能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地下空间总开发规模按地上建设规模的22%控制。
鼓励浅层、次浅层地下空间利用,优先安排市政、交通等功能使用,适度安排公共服务、商业等功能,但需做好地下承压水层保护;弹性预留深层空间,作为城市地下快速交通廊道、物流通道,储水管廊等战略基础设施的建设空间。
航空物流区地下空间为“珠链式”发展模式。以北京/河北预留线为骨架构建地下空间开发主轴线,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区形成地下空间TOD开发核心,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地下空间布局结构。科技创新区形成“一核、三片”的地下空间布局结构。一核为永清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预留轨道交通进入永清北站的条件,南北向地下步行系统串联科技会展中心和离岸创新服务中心。三片包括科技会展片、离岸创新服务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三个公共服务中心区,鼓励公共中心区地下空间相互连通。
廊坊片区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风险为脉,谋略定策;科学布局,长效发展;高标准规划,韧性高效;区域合作,协同发展;创新融合,智能互联”六大原则,结合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灾害风险时空特征,形成防灾空间布局、应急服务设施和应急保障设施布局、完善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到年,临空经济区城区防洪标准达到年一遇;按抗震基本烈度8度设防,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生命线系统、重要基础设施按8.5度设防,避难建筑等城市要害系统按9度设防;固定避难场所人均用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服务半径不超过0米,室内避难面积不低于固定避难空间的30%。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近期至年,远期至年。
(河北日报记者孙占稳、解丽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