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大跳台首钢工业遗址北京冬奥会一
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上承担着单板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两项比赛。单板滑雪大跳台是上届年平昌冬奥会新增加的竞赛项目,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年冬奥会新增设的比赛项目,这两项比赛共产生4枚金牌。
大跳台位于首钢工业园区内的北区,整个赛区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首钢原有的电厂、电厂主厂房、冷却塔、制氧主厂房等老工业建筑。大跳台赛道总长度是米,赛道最宽处是34米,总高度是60米,比赛起跳台高度是48米。
这是1月31日拍摄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首钢滑雪大跳台在设计理念上,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元素。之所以能成为北京冬奥会唯一的一个设在城区内的雪上比赛场地,原因一是滑雪大跳台项目是一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体育项目;二是选在首钢工业园区内,可以充分体现北京年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冬奥文化与首钢工业遗址完美地融合,打造出东方文化和北京老工业遗址文化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
园区内,首钢原制氧厂的主厂房主体结构未变,上方三角形的钢铁支架以及下方横着的天车梁都保留了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缮,使其符合北京冬奥会的赛时要求。比赛期间,这里将成为服务观众的场所。首层的观众体验区提供了一个约平方米的观众休息空间,二层至五层将成为赛时管理办公,并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
首钢冷却泵站也被改建为赛时观众入场的安检区域,原有的主体结构以及屋顶冷却塔的外罩都被保留,首层作为观众安检票务服务通道,二层成为比赛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休息场所。三层保留原有的功能,四座冷却机组将提供能源,使首钢工业遗产和冬奥会赛事运行需求完美地结合。
在首钢老工业园区的改造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原有厂房都是以工业生产为设计原则而建设的工业建筑物,改造就是让它们成为满足奥运比赛需要的配套功能用房,因此改造工程既要满足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奥运赛时专业需求。
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为钢结构,总长米,最大宽度为34.14米,主体结构高度49.11米。它将作为北京年冬奥会的重要遗产之一,赛后继续保留其体育比赛功能,用于承办世界级的单板滑雪、双板滑雪大跳台的比赛和训练任务,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
这是年12月28日拍摄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怎么理解首钢大跳台在造型与设计上,借鉴了中国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元素?
首钢置业首钢大跳台服务部负责人胥延表示,一方面敦煌壁画中飞天的曲线与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曲线较为契合。另一方面飞天在汉字中的含义,与大跳台的英文一词都有空中腾跃、向上飞翔的意象。
首钢滑雪大跳台旁边的几个冷却水塔,比赛时其表面会投影上敦煌飞天壁画的图像,作为滑雪大跳台背景衬托。不仅如此,除了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设计方案中都尽可能充分利用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北京冬奥村的人才公租房项目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制,房屋以三合或者四合排列,中间合围成一个庭院,构成住户的基本单元。同时在中央地块通过设置园林景观小品等方式,让居民们能在绿地廊道内转上一圈儿,并看见乾隆年间的冰嬉图元素。
延庆冬奥村的院落格局也充满了中国味儿,它采用山地村落的分散式、半开放式院落格局,自北向南顺地势而建,与周围山形水势形成“对话”。
张家口冬奥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也是依托山体的自然落差而建,在设计上,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融入跳台剖面的S型曲线,因此才被称作“雪如意”。
关于敦煌飞天和首钢滑雪大跳台之间的关系,负责首钢大跳台总体设计工作的清华大学设计系教授张利解释说,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这个项目的英文名称是big,它之所以被称为“大”,原因是这个项目是冬奥会雪上跳跃类项目中腾空的高度最大的一个;另外看首钢大跳台的侧面曲线,再看运动员比赛的过程是先加速下滑、再从跳台上腾空而起,接着落地,整个流动曲线和飞天壁画中的飘带形象是非常契合的,所以灵感由此而生。
首钢大跳台的设计团队可以称作“多国组合”,其中有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的团队人员,他们在意大利都灵改造的米其林工厂如今是全球改造工业厂房的最佳案例之一。还有一个是在北京的比利时结构设计师,他非常善于在钢结构上的创意,新建的首钢大桥就是他设计作品。此外,还有国际雪联推荐的外国赛道设计师、造雪设计师,总共汇集了六七位外国专家。
首钢大跳台的北侧是石景山,园区场馆核心区还有四座70米高的冷却塔;大跳台南侧是跨永定河的新首钢大桥,而首钢滑雪大跳台会构成永定河东岸一条壮丽的天际线。更妙的是,在赛区设计中已考虑到将首钢旧工业的众多构建作为赛区内的景观小品点缀其中,为市民提供柔软而亲切的城市空间,成为城市老工业遗址文化与奥运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性景观。
这是年12月14日拍摄的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夜景。
冬奥会后的首钢园区将是一个开放区域,面向广大民众,成为旅游和群众体育健身的场所。同时首钢大跳台还可以承办世界杯、世锦赛以及像沸雪这样的商业比赛。在冬季以外,可以成为滑草、滑水、小轮车等的运动场地。
张利教授表示,奥运历史上实现场馆的赛后利用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好的位置,交通方便;第二需要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即周边的人口规模较大,特别是体育爱好者的规模要大;第三个要有足够丰富的故事背景,这决定了它是不是有吸引力。目前看,首钢园区这三条已全部具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