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的风景介绍

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tslf/190424/7086985.html

昆明湖风景介绍:昆明湖,历史上有过多种称谓。有"七里泺"、"瓮山泊"、"大泊湖"、"西湖"、"西海"、"金海"等。"瓮山泊"的名字由来于昆明湖位于瓮山(即万寿山)脚下。

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国初期,总水面面积为.9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最大为.8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水面积最小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积为43.7万平方米。东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47.5米,大部分湖底标高为48.5米,其它两湖湖底标高则在49~49.5米之间。

昆明湖古称为"七里泺"。是由古代永定河河道演化而来的。商代以前,永定河是走八宝山、昆明湖、圆明园、清河路线的,由于水流大,在玉泉山与海淀台地之间,形成了数公里宽的河谷。以后在八宝山断裂带的地质作用下,永定河向南改道。然而,原河谷中的低洼地则变成湖泊。根据万寿山前佛香阁东侧的高宗弘历亲自撰写的碑刻《万寿山昆明湖记》,弘历将西湖更名昆明湖,其主旨是修成一座利中利民的水利设施,又因景仰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军的事迹,才更名昆明湖。目的是利用其进行习武。

昆明湖水,最早为原有昌平区白浮村之神山泉起源的白浮瓮山河注入补充。后来以玉泉山东由玉泉水汇流而成由北长河自东北角进入。然后自东部流出。一部分是供应京西水田及圆明园、清华园等园林用水,这部分水量约占出水量的三分之一,最后都流入清河;其余的三分之二水量经南长河流入京城,最后归于通惠河。这些河流上源干枯后,年代建成京密引水渠,成为其新的水源。流域内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发生等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降水年际变化显著,丰水年多达毫米,枯水年仅毫米。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至3年。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各月、季节极不均匀,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问题的64%,春冬两季仅占11.2%。

拓展资料:乾隆命人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弘历将西湖更名昆明湖,其主旨是修成一座利中利民的水利设施,又因景仰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军的事迹,才更名昆明湖。目的是利用其进行习武。后来也确实成立了昆明湖水操学堂模仿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的建学模式开展了一阵训练,只不过仅为慈禧观赏之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