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五河交汇景观的历史演变北京市方志馆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被确定为北京行政副中心的通州却是富水多河之地,全境内分布河流计有13条,分别属于潮白河、北运河两大河系。其中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通惠河五河交汇处将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彩虹之门。年6月13日,在多位文史专家的见证下,北京市通州区于五河交汇处立下了“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标志碑,正式确立通州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五河交汇”这样的景观在北京是绝无仅有的,在北京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今天小志就想跟您说说这处景观的历史变迁……
知道“燕京八景”的人不少,听说过“通州八景”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明代嘉靖乙酉年()年刊刻之《通州志略》中记载了“通州八景”。“二水会流”是八景之一,景在州城东北白河与富河(温榆河)会流之处。此处有一沙嘴,“斩然如削,天造奇观”,沙嘴峭立,两河相会,浪涌汪洋,往南望去。“云际帆来万国同”,别是一番情景。那时,还没有五河交汇的景观。事实上,这一片地界儿在东汉时期是这样的:
图中鲍丘水即古时潮白河潮河支流,沽水为潮白河白河支流。《水经注》云:“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迳九庄岭东,俗谓之大榆河。”又云“鲍丘水入潞,通得潞河之称矣。高梁水注之,水首受水于戾陵堰……”温榆河在《汉书·地理志》中名温余水;《水经注》称湿余水,图中并未标注。潞河就是后来的北运河。而高梁河后经元代郭守敬的修浚成为通惠河。漯水,应为水,亦名“川”、“河”,即永定河。《水经注》载:“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水又东北流,左会桑乾水,县西北上平,洪源七轮,谓之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
隋朝大幅度扩修大运河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此时大运河尚未到达通州。从唐代潞县地图上看,鲍丘水已经改道,和泃河交汇。图中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朔州朔城区南河湾一带。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得名。
元代都水监郭守敬规划并主持修浚了高梁河故道,引昌平区白浮泉水并纳西山诸泉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出而东南流,自西水门入大都城(今北京),至积水潭复折而南,于文明门(今崇文门)东折至通州西,于张家湾附近入白河(今北运河)。元世祖忽必烈赐名通惠河。图中温榆河在《汉书·地理志》中名温余水;《水经注》称湿余水,在辽代始有温余河名,金代始称今名。
民国时期桑干河又演变成支流众多的凉水河,小中河曾为古潞水(白河)故道,后因改道而废。清代,上游水沿故道而下,因在潮白河、温榆河之间形成小河而名。此时潮白河、小中河、温榆河、小坝河、通惠河、北运河形成六河交汇的景观。
在上面这幅通州览胜图中,运潮减河属潮白河水系,位于通州辖区北部,通州镇东,为人工开挖的连接温榆河与潮白河的排水河道,以分减北运河洪水,故名。运潮减河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北京市第一条以机械施工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西起通州镇北关闸(分洪闸),东至胡各庄乡东堡村东北入潮白河。五河交汇中心处的小岛名叫源水岛,是当年改建北关分洪枢纽的时候形成的。在交汇处的温榆河和小中河上,曾各有一道分洪闸,老闸过于陈旧,年通州在其下游的北运河和运潮减河上又修建了两道新闸,于是新老闸之间形成了这座亩的岛屿。年,通州区又将通惠河和运潮减河之间打通,五河由此交汇在一起,形成一片亩的水景,源水岛镶嵌在水中央。
在五河交汇处的历史变迁中,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渗透着国人的智慧,怎不让人兴叹。下一期咱们接着聊通州,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