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农场一地难求汗滴禾下土的滋味,

最近,在北京郊区“有地”的市民越来越多了。

“刚领来了西红柿苗和黄瓜苗,现在把它们种上。”正在地里忙活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自己每隔三四天都要来农场打理一下认养的菜地,“今天过来得晚了,地都有点儿干了。”

近几年来,认养“私家农场”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菜园经营者把整个园地划分成小块出租给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市民,供他们参与农业植栽,亲身体验“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也让更多市民吃上了放心、健康的绿色蔬菜。

花样众多农场一地难求

海淀区西部四季青镇的“西山开心农场观光采摘园”,是海淀区规划的旱河沿线“一河十园”生态采摘观光区里建园最早的一个,开心农场自年开始推出土地认养的创新经营模式后,凭借距离市区近和业务推广早的优势,整个农场共57亩土地的个地块已经基本全部出租。

记者注意到,园区内有一小片土地正在整修,长不过五米,宽不过三米。“开放选地那天凌晨3点多就有人过来排队了,我是去年托了家住农场边上的同事才排上。现在据说得等3年才能选到一块地了。”正拉着亲朋好友一起翻地的范女士说,自己没有种菜经验,还是纯新手。

“地块太紧张了,我们拆除了一部分办公房,计划新增个地块,两天前刚开放预约。”农场小小的办公室里,前来询问的市民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手里的一份认领表格显示,已经有近一半的新增地块又被预定出去了。

位于顺义区李桥镇“泥锅泥碗私家农场”,原本是一片经营绿色蔬菜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的温室大棚,自去年4月起,也经营起了菜地认养业务。

“目前已经开辟了3个大棚作为私人认养的地块,现在只剩2小块地没有被认领了,今年肯定还要开放更多。”工作人员说,为了更好地专注于种菜,即便打算扩大“私家农场”的经营规模,未来也没有发展采摘和餐饮等副业的打算,“顾客来这里就是简单种菜和收菜,体验原始朴素的农业劳动和丰收。”

而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谷山村农耕文化园”,地处京西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则成为农耕文化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典型。农场利用紧邻永定河和金锭形山谷地形的独特地理优势,形成了包括老街墙、老院子等在内的一套自有生态体系,这里的“私家农场”除了蔬菜之外,还种植果树,形成了赏花、采摘等一系列游览项目,餐饮业和相关配套设施也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

回归自然吃绿色放心菜

“最近种上了圆白菜、菜花和莴笋,过段时间就能吃到了。”范女士正在地里浇水,她告诉记者,其实自己也分不太清这些小苗,“平时没事过来种点儿菜,能收几棵是几棵,主要图个乐子。”

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诉求,是“私家农场”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心农场也正是抓住了这种需求,主要采取自理方式,让顾客亲自完成播种、浇水、施肥、采摘等一系列活动。到了周末还会有很多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体验耕种和收获。

“反正退休了,平时在家闲着没事干,种菜就当锻炼身体了,孩子们吃着也放心。”面色黝黑的王大爷说,老伴也喜欢跟他一起在菜地里忙活儿。

记者走访“泥锅泥碗”农场时,一对夫妇正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摘菜。“这芹菜香味会更浓一些,吃不了的放上两三个星期杆也不会空。”在菜地里拔草的孩子姥姥说,开始主要是孩子们想来玩,后来发现这里种出来的菜确实比买来的更好吃,“我们已经在这租了快一年了,还打算续租。”

“菜农”难当年轻人易半途而废

“私家农场”的认养价格,通常以年为单位,按面积来计算,农场位置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开心农场位于西四环到西五环之间,是距离市区最近的“私家农场”。对于15平方米元一年的价格,许多顾客觉得可以接受。“主要是图它离家近,坐公交车几站地就到,下了班过来浇水拔草都很方便。”范女士说。

不过,这里的都市“菜农”也经常半途而废。“种了一年,地荒了半年,今年转手给了朋友。”家住万寿路附近的向园园透露,种菜真是辛苦,烈日下暴晒,大风天也不能偷懒,工作一忙就完全顾不上了。“感觉不太适合没有务农经验的年轻人,农场里‘糟蹋’菜地的人还不少呢。”她说。

记者注意到,开心农场里的确不少菜地稀稀疏疏,或者野草丛生,绿油油的好菜地几乎清一色是老人们在打理。

地处远郊区的农场,市民想要亲自种菜就更吃力了。记者在“泥锅泥碗农场”的蔬菜大棚中看到一些已经“炸”开的菜花,因为没有及时采摘而长过了头。由于距离市区较远,这里元一年的价位可以分到大棚和户外共40多平方米的面积,蔬菜产量对一家人的需求来说绰绰有余。

满足市民对休闲放松的需求,是更多远郊区“私家农场”的主要卖点。这些农场对想吃菜但是没时间来种的人推出了托管模式。“想吃什么菜只要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5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