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余个故事点等你来探,最早北京方志

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d/

探寻现存最早的北京地方志《析津志》、了解对北京中轴线的最早称谓、欣赏一批北京旧志“全家福”……日前,“方志北京”“年鉴北京”“志说‘一城三带’”主题展在北京市方志馆开展。在约平方米的展厅里,方志馆利用馆藏各类志书文献资料5亿字,铺陈开一百余个“故事点”供观众驻足。

观展·亮点

现存最早的北京地方志名称的由来

走进“方志北京”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蓝色穹顶上绚烂的析木次星图,地面对应的则是析津府辖域图,这其中蕴藏着现存最早的北京地方志《析津志》名称的由来。

《析津志》又名《析津志典》,作者为元代熊梦祥。其书名的由来是因古代把星空分为十二个区域,分别对应地上的十二个州国,称为分野。析木次(也称析津)区域为燕的分野,因此“析木”“析津”成为幽燕之地的代称。辽代以“析津”为府名,直至元代,大都路所在地域仍被称为析津。

北京地区的史志编修,从周代的《燕春秋》,到北齐的《幽州人物志》、隋代的《幽州图经》,从宽泛的地方历史文献到后来形成一定体例的地方志,历代编修绵延不辍。而现存最早的《析津志》,要归功于近代著名藏书家缪荃孙的纂辑。

其实《析津志》在撰成后没有刊印,不过明初在编纂《永乐大典》时,分韵抄录了《析津志》文字。直到清末缪荃孙入职翰林院编修,趁机将《析津志》内容摘抄下来。年9月,经过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善本组整理编辑,这才有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析津志辑佚》。

通过这部志书,我们能穿越时空,看到金中都和元大都时期的北京。现存的《析津志辑佚》篇目包罗万象,城池街市、朝堂公宇、工局仓廪、寺观、古迹、人物、风俗、岁纪、物产与属县等,在其中均有记载。

“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这是“城池街市”篇对元大都街制的记述;而在“名宦”章中,能够看到对“曲圣”关汉卿的较早记载,“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山有形势水有源泉,山则为根本,水则为血脉”“立官府置郡县各有其职”“山川祀典国有常礼”,可以读出该志书的行文潇洒、气势磅礴。

“中轴线”最早称谓有典故

迄今所见的对北京城中轴线的最早称谓,也藏在《析津志》之中,展厅“析津斋”的牌匾下展示了这段珍贵的文字——

志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修建元大都宫殿时,向大臣刘秉忠询问“大内方向”,刘秉忠“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以此树为基点,向北延伸作为大内。因此,元大都大内建设参照的基点,就是丽正门外这棵大树,而“大内方向”,便成为对北京城中轴线的最早称谓。

而刘秉忠所指的这棵树,被忽必烈赐名为“独树将军”。其北侧,也就是今日的正阳门之北,便是元大都的国门——丽正门,大内主要建筑由此向北逐渐展开。直到明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营建北京城垣和宫殿时将元大都的南城垣——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三门所在城垣南移,形成了如今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的分布格局。经明正统年间再次修缮后,丽正门更名为正阳门,成为中轴线上重要的一环。嘉靖年间扩建外城后,这条中轴线向南延伸至永定门。

今日的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故宫、景山,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天坛和先农坛、社稷坛和太庙、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等建筑分列两旁,城市的严整规划由此铺开。

《析津志辑佚》。

《日下旧闻考》有关《析津志》的内容,其中体现了对北京城中轴线的最早称谓。

元大都土城墙模型,上面还覆盖有芦苇制成的“蓑衣”。

参观者在“志说‘一城三带’”展览展厅内驻足。

明代志书记载80余条北京方言

将烧酒称为烧刀,喉咙称为嗓子,慌张称为冒冒失失……这些都是传统的北京方言,而要上溯它们的沿袭过程,明代宛平县令沈榜编纂的《宛署杂记》是一本不错的参考志书。在“方志北京”展区,我们能通过它一瞥明代北京百姓的日常。

杂记之“杂”,一是文体形态之杂。二是所记内容之杂。不过,《宛署杂记》虽名为杂记,其实是一部县志,是宛平县最早的志书。由于其“详于内政、贡赋”,也被戏称为明朝知县的“流水账”,是研究明代北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风俗掌故非常重要的文献。

《宛署杂记》全书共20卷,书中第17卷单独记录了80余条方言,开创了志书记载方言的先例,这也是迄今所存最早的北京方言记载。从中,我们能找到很多熟悉的说法,如“话多曰急哩咶古,语不投曰劳叨”“不明亮曰黑古董”“面饼曰馍馍”;当然也有些说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如“父母呼子曰哥哥,呼女曰姐姐”“主人呼雇工曰汉每”。

可以看出,现在使用的北京方言有不少是沿袭明代而来,在观展时,观众能够体会到语言的传承与变化。

元代为城墙遮风挡雨穿“蓑衣”

“志说‘一城三带’”展览的叙事空间和展陈设计理念,是按北京“一城三带”规划,撷取地方志中的“记载”,从方志的角度解读北京老城、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在老城板块,能看到一处元代城墙模型。不过,这段城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光是由土夯筑而成,上面还覆盖有芦苇制成的“蓑衣”。

《析津志辑佚》记载:“立苇场,收苇以蓑城。”元大都的城墙全长米,基部宽达24米、高16米、顶部宽约8米,由土夯筑而成。土城墙夯筑时采用“黑土黄壤”工艺,夯土取自护城河,夯墙内加置了类似于今天的钢筋结构的“永定柱”和“纴柱”,整体规稳高耸。但因其毕竟是土质墙体,每逢大雨必毁,只是毁坏的轻重程度不同。

后来,出于护城之需,忽必烈采纳了“苇城之策”,即将芦苇编织起来,披挂在城墙上,仿佛给土城墙穿了一件遮风挡雨的蓑衣,这便是元大都又称“蓑衣城”的由来。

观展·解码

再造“百种千卷”北京旧志

北京地区修志历史久远。北京市方志馆副馆长陈明介绍,现存旧志自《析津志》起已有百余种、千余卷,是谓“百种千卷”。为了更好地保留、展示这些珍贵的史料,该馆启动了旧志再造工程。

我们所做的再造,不同于以往统一规格的影印。通常来说,影印大多会将志书缩印为大小一致的版本,如统一印制成32开大小的开本;但这批再造旧志是按原大、黑色、套红,并采用宣纸、线装方式进行印制,最大限度保存旧志原版的历史信息。”陈明以康熙《顺天府志》举例,因其是给皇帝御览的呈写本,故开本极大,再造时原原本本展现了其尺寸。雍正《通州新志》则以白底黑字为主体,另有红章,完整再现了古籍原貌。

北京自元代大兴府、明清顺天府,至民国开始划区立市,其间府志、都志、市志记载着朝代更替、风物变迁和文脉传承;通州、宛平、永宁等州县志则记录了一方土地上的疆域形胜、城池公署和人物风貌;另有一批专志,对山川、街巷、寺庙、会馆等某一项事物详实记录;类似志体的名人笔记等文献也异常丰富,描绘名山秀水、古都风物,可与方志互为补充印证。

目前,再造完成的60余种旧志已在展厅“百种千卷”书阁中展出。北京市方志馆表示,后续再造工作还将持续进行,每再造一部,便会往书阁内展示一部,直至将北京旧志“百种千卷”全部再造完成。届时,北京旧志“全家福”将全部亮相。

部分展品来自市民捐赠

在“志说‘一城三带’”主题展的老城单元,展出了一张老北京地图《北平市街详图(年4月)》。这张地图并非来自档案库存,而是热心市民陈先生向北京市方志馆捐赠的。与这张地图一同捐赠的,还有《京都市内外城水平石标地点图》《外城巡警厅区地面全图》。

其中,《北平市街详图(年4月)》为民国时期北平最后一幅,也是北平和平解放后最早的一幅北京地图。地图有25项图例,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出了“内七外五”的内外城城区区划,把过去内城的内一区至内七区改为了第一区至第七区,外一区至外五区改为了第八区至第十二区,还对两种划分的序列同时做了标注。

刚刚收到这些老地图时,它们身上遍布着岁月的痕迹,经过北京市方志馆工作人员的精心修复后焕然一新。为了感谢陈先生的支持,该馆为他颁发了捐赠证书,并赠送了修复后的地图照片。

北京市方志馆介绍,自该馆年开馆以来,已经有不少热心市民捐赠珍贵资料共种。该馆倡议市民捐赠符合方志馆功能定位的各类文献资料,并将秉承“物尽其用”原则对赠品进行收藏和保存,为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

观展·提示

■地点:北京市方志馆4层至5层

■展期:长期

■票价:免费,观众需在“北京市方志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