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寻找京城母亲河之五永定河畔闲记

一个人离开故土,能将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异土他乡的,在中国的文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江州司马和眉州东坡了。白老先生在《初出城留别》和东坡先生在《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里之所以能表达出同一心境,这与他们豁达的情怀有关,也更与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能屈能伸能忍辱负重的相同个性有关。然而,我想,更重要的应是浔阳江畔和黄州惠州儋州有那些能寄情的山水,有那些能善解人意的知心故交。一个人,尤其是那些腹富诗书的文人墨客,对于这样的山水,从精神层面来说,已经远远超离了那些物理意义上的故乡。

京西石景山这样的一片天地,于我,也许早已是心安之处,早已是吾乡吾土。因为这里永定河畔的温情山水,同样让我这位远乡游子,能寄情于斯,能让我安于吾土。

在这里差不多二十多个春秋,我已完全融入了这里的一切。那永定河的春水,那西山八达处上凉凉的夏风,那京西故道上饱经风霜的秋叶,还有那翠微山上白雪霭霭的冬日群山。千百年来,一代代人累积的那些深厚文化,让我对这片土地愈发寄予深情。那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山谷间仍在响起的晨钟暮鼓,让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这片土地充满温情。

在这里,我已无法不让这条河与这条河中的水时时入梦,时时成为我生命中的一员。当初升的太阳将阳光洒满京西大地时,我经常在河边悠闲的漫步,看流水悠悠,看河中的小鱼倏忽而逝。河床中已没有滔滔洪水,数条小路绕着一丛丛的芦苇,给游人开辟了一道道曲径通幽的意境。河边的大堤上,树木已经成林,让整条河床显得一派郁郁葱葱。新修整的莲石湖,碧波荡漾,偶尔将周边的高楼大厦与远处的西山相叠倒映其间,显现出一派祥和恬静。虽然昔日那“轰轰白日走雷霆,一泻明珠十万斛”场景已经彻底不见了,但我还可以在这里畅想这片蓟草凄凄的荒芜之地,到底是如何变成稻菽翻滚的富庶之邦;我还可以去满含深情地考证,这座城市如何能在这里从小到大,从旧到新,从华夏之地走向世界之巅。我经常在此感叹,这条伟大的母亲河啊,您不但流出了一座北京城,更为北京城流出了一条源源不断的千古文脉!

在翠微山之侧,海法禅寺,以她无与伦比的精美壁画,让这里成为艺术的殿堂。承恩古寺,那些亦玄亦幻的传说,让这座历六百年的古寺愈发迷离。八大处除了有能让人心高气爽的而吹拂了千百年的山风,还有那些众多文人墨客的抒怀文字,也会让人感觉人生的无比厚重。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在这西山之侧,你随便可以择一处清凉之所,放松尘世带来的疲惫,品茶论道,随便找一位千年的古人,进行心灵对话;而无论你入世时的观点对错,你出世时仍会是自己心灵的主人。有了这些,这足以让你放下凡尘事,自作世间清闲人。

想必,有这些山水相寄,江州司马和眉州东坡,也会感叹,夫复何求?

因此,让生活融入河中的一滴水,化作西山的一阵风,享受着人生的过客之乐。乐乎哉,不乐也!

作者简介:

余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的文学作品包括:诗集《又到秋天》(武汉出版社年出版),《城里·城外》(中国致公出版社年出版),参与主编《潘焕龙文集》(中国致公出版社年出版)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