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同志就人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用于指导各地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指南》制定的背景、原则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指南》制定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个五年,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我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以及我部会同财政部印发的《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年)》,均将人工湿地作为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也将人工湿地作为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山东、安徽、云南、上海、青海等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在污水处理厂排水口下游、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建设人工湿地,利用生态方式进一步提升处理达标后的排水和微污染河水,取得良好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目前,上述各地均已将相关实践上升为地方标准。
在国家层面,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分别于年、年出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但上述标准将人工湿地作为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设施,已不适应当前新形势下通过提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水和微污染河水水质、实现河湖水环境目标或再生水回用的新要求;此外,上述标准侧重设计,对人工湿地的运行维护考虑不足。
因此,有必要及时总结地方有益经验,制定出台相关技术文件,更好指导全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相关工作。
问:《指南》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指南》主要考虑是从“管用、好用、解决问题”角度,通过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从设计、施工、验收到运维进行系统性全流程指导,预防和处置人工湿地常见问题,稳定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实现长期有效运行。
问:大家对《指南》的编制工作都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