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阁传说当年朱棣和姚广孝就是站在这里,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永定镇和龙泉镇三镇交界点处,有一座绝石梁——其实就是马鞍山大梁上一个突出的、几乎是一个三角形的海拔近米山峰,这就是定都峰了。在明代《宛署杂记》中,定都峰被叫做“牛心山”,除此之处,定都峰又被称为望都峰、牛心坨、瓜槽尖等。山下两个镇子对这座山峰的名字也有着不同的叫法——永定镇一代一般都叫它为“定都峰”,而潭柘寺镇一侧则多称其为“望都峰”。
定都峰与定都阁
在地理位置上,定都峰与首都的长安街在同一条纬线上,是长安街延长线的最西端。定都阁风景区作为西长安街延长线的终点,与通州大运河遥相呼应。站在定都峰之上四望——远观,可见北京城的全貌,天气晴好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北京通州区的标志性建筑——燃灯佛舍利塔(下图);近看,可见四周群山起伏,层峦叠嶂,怪石嶙峋。这里越来越成为远眺京城美景、品味古都文化的知名景点,有着“不到定都峰,枉到北京城”的说法。
驾车上阜石路,一直到门头沟,过永定河大桥后,从双峪环岛十字路口左转,直行到石门营环岛后即进入国道,在岔路口右转走辅线,过两个隧道后就可以看到定都阁的路标了。然后右转上盘山路,一边观景一边缘山缓行,没几公里的山路,就到了定都阁的山门。在此处购票后再继续开车上行,也就是三、四公里的距离,就到了定都阁脚下的停车场了(门票50/人,停车费5元/车——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
定都阁较之北京其它那些知名景点,算是后开放的新景点,平时到此游玩的人可是不少——尤其以北京周边人群居多。停好车后,沿着台阶走不了多远就到了定都阁。定都阁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仿古建筑,高度有30多米,外观看是3层,内部实则为6层。神龟奇石就位于定都阁的山顶——传说朱棣当初去定都峰观瞻,当他看到这块神龟奇石后,一刻间仿佛见到了父皇朱元璋、皇兄朱标以及皇侄朱允炆……所有恩怨当即便一笑随风而去。
站在定都阁在这里登高远眺,一股抚今追昔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几位历史人物也一定会被想起——“燕王喜登定都峰,刘基(刘伯温)一夜建北京”!除了朱棣和刘伯温,另一位与潭柘寺、北京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物也不得不提及——他就是姚广孝!在定都阁下,就塑有姚广孝登顶定都峰,勘测地形建北京城情形的雕塑(见下图)。
定都阁的历史传说
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诸皇子到全国各地做藩王。在此期间,马皇后因四皇子朱棣智勇大略、霸气侧露,极为忌惮——她怕有朝一日朱棣会对亲生儿子太子朱标的皇位形成威胁,就暗中想方设法让朱元璋把朱棣分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贫瘠之地燕地驻守——这就是“燕王”的出处。燕王出发前,刘伯温密授其“文托姚广孝,武靠常遇春”的建议。
朱棣到任后,就急忙抽出时间到西山龙泉寺(今潭柘寺)去拜访姚广孝。姚广孝早知朱棣有帝王之运,心中早有定数。当日便留其住寺,次日天明后邀他登(定都)峰议事。适值雨过天晴,碧空如洗。初升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透过氤氲雾霭,但只见浑河(永定河)横亘,龙鳞闪现!万物欣然萌生……燕王见此情形,不禁高呼:“日上之所,乃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后又绕峰三周,环顾四方,遂感叹道:“此峰观景之妙,无二也!实乃天赐也”!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年),太祖朱元璋驾崩,因太子朱标早亡,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恐藩王谋反,听信齐泰、黄子澄等人建议,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各地手握重兵的藩王进行削藩。燕王遂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府,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最终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争得皇位,改国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朱棣遥想当年观“日上”之所为“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最终决定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以与南京相对应。
据说朱棣迁都北京后的所有建设,也是按当初与姚广孝登(定都)峰之时所做规划进行——定都峰之名以及相关传说便这样流传开来。定都峰上的定都阁不仅丰富、完善了长安街的景观带,提升了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而且成为门头沟区的核心景点和区域地标性建筑。
小伙伴们,如果有机会到北京,记得一定要到定都阁去看看,亲自感受一下登高东望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