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创刊70年纪念特刊修长城获小

北京,是一座有着多年建城史、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名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城市定位随着时代变迁有所调整,但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定位一直没有改变。70年来,北京日报一直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挖掘珍贵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修我长城”掀起文保捐款热潮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其基础在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年7月5日和6日,《北京晚报》和《北京日报》分别在1版刊登了一则消息——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加速修复长城重点地段,举办“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

年,修复慕田峪长城叶用才摄

倡议发出,社会参与踊跃。活动进行到第8天,设在市文物局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办公室,已收到全国各地20多个单位、40多名个人的赞助款40万元。赞助人来自社会各界:工人、学生、解放军战士、京剧艺术家、个体户、退休工人、离休干部……

中影等三家单位举办两天电影义演,票款收入除掉基本开支外,全部捐献;医院(医院)举行星期日义务门诊捐献活动,百余位名医为修复长城作贡献;中央电视台将春节晚会赞助券收入万元捐赠,用于修复北京地段的长城……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开启了社会集资修复国家重点文物的先例,邓小平、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活动题词,从而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中掀起了保护长城、修复长城的热潮。

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修复长城赞助活动题词

年7月6日,《北京晚报》1版刊登习仲勋同志的题词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影响最大、规模最大、成效最好的社会集资活动。到年时,活动已开展10年,共收到海内外修复长城赞助款余万元,有关部门用赞助款修复了八达岭长城北八至北十城台、慕田峪长城三座城楼、司马台长城、沿河城长城等共计14处长城重点地段。年,万里长城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下,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上,新亮点不断呈现。《北京日报》聚焦文化中心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用文字和镜头讲述古都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读书竞赛《北京日报》三次增印

建设文化北京,从全民阅读做起。

年5月22日,《北京日报》头版刊发了《在全市职工中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报道,号召凡在本市工作的职工,都来参加,个体户劳动者和待业青年也可以参加。倡议发出后,人们参与踊跃。茶余饭后,平时喜欢轧马路、逛公园的年轻人纷纷围坐灯下,读书看报,认真答题。这项活动,前后吸引百万职工参加,盛况空前。此后3个月里,《北京日报》又连续发表了《北京市职工读书指导委员会一九八三年推荐书目》《引导职工通过读书活动进行自我教育》等多篇报道,推动读书活动全面铺开。

年的一天下班后,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前,青年聚在一起讨论“‘振兴中华’读书竞赛”知识测验试题吕坚摄

为推动读书活动广泛开展,北京日报还举办了一次“‘振兴中华’读书竞赛”知识测验。测验试题在报纸上公布后,《北京日报》一时成了“紧俏品”,尽管当天增印了23万份报纸,本市大部分邮局的零售报纸还是销售一空。鉴于此,《北京日报》连续三次增印,共发行了80多万份刊有测验试题的报纸。

知识答题将读书活动推向高潮。此后,这项活动继续向纵深发展。第一年,全市共有45万人参加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小组达4万个,有6万多人在各种场合进行读书心得演讲,各行各业形成了一支数以万计的读书骨干队伍。到年,全市参加读书活动的职工已超过万人。可以说,“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帮助群众养成阅读习惯的积极影响,也为后续推广“全民阅读”奠定了基础。

年9月4日,首届北京图书节开幕。此后20余载,北京图书节渐成首都文化生活中的品牌活动。

新时期,数字阅读兴起,实体书店举步维艰。《北京日报》刊发的《走还是留,第三极书局命运待决》《民营大型书城将告终结?》《北京实体书店逆境求生》等一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对“留住实体书店”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4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