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丨雄风悠远探寻青铜时代的古代国

“‘复活’封存的记忆聆听文明的回声”考古纪实系列报道之青铜时代④

代文化与山戎文化分布示意图,图中粉色的区域为代文化范围

20世纪70年代,当人们为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惊人的发现所惊叹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在距离中山国并不遥远的长城以北区域,也有一个农牧民族建立、曾辉煌一时的国度——代国。

多年的风云变幻,代国,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度创造过怎样独特的辉煌?又为何如昙花一现般消失在历史深处?扑朔迷离的历史背后为张垣文化底蕴增添了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它的建立者——狄,这个也曾雄极一时的北方农牧民族,最终走向何方?

本期,记者继续为您揭开代国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在悠远而浩荡的草原雄风中,共同探寻青铜时代具有张家口地域特色的中华文明。

雄风悠远

从《青铜兽首》到《礼器之谜》,我们揭开了《昙梦代国》的神秘面纱,那些青铜短剑和精美礼器的背后又是怎样一段风云跌宕的岁月?

走向文明的巨变

代国墓葬出土的许多文物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这个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山戎没落之后是怎样崛起并建立政权的?

“代国的祖先可能与‘翟犬’有关。”考古学者陶宗冶说:“古史中有关‘犬’的记载不少,《史记·赵世家》就曾有:‘犬着,代之先也’的记载。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讲:‘狄、北狄本犬种也’。史书上对狄有各种不一样的称谓,有时称犬戎,有时称戎狄。如此,狄、犬戎、戎狄可能就是一回事,都是指狄人族群的意思,这些不同的称谓可能是狄人不同时期居于不同地区的缘故,或者是狄人内部可能还有群落或部族之分的原因。而代人就是狄人中的一支”。

陶宗冶说:“从考古文化方面分析,玉皇庙文化里的青铜短剑、虎形饰牌是代表代国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顺着这条线索向前追索,吉林大学杨建华教授发现,比代国文化再早的同类短剑和虎形饰牌居然出现在西安附近。地理位置靠近西安的甘肃宁县一座西周晚期的狄人墓出土的短剑和虎形饰牌就和代国文化同类器极其相像,文化上明显具有渊源关系。综合文献和考古我们可以确切的说,代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建立的时间是春秋中期。”

怀来甘子堡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短剑

今天,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会发现:早期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典型的农耕民族,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建立城池、建立国家,定居生活;而恰好是长城以北这一带,地处两种民族类型的中间,所以他们兼收并蓄、半农半牧,既有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又保持着相当强悍的战斗力。整个东周时期,长达数百年列国混战的背后,既是军事实力的对抗,又是先进生产力的扩张,更是民族文化间的融合。

文化交融的国度

2年,由国家科技部立项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中国之前的“中国”逐渐清晰。其实,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里,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北方农牧民族的版块。长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更是如此。

怀来甘子堡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鼎

代国的发展历程也是农牧民族逐渐融入中原文明的历程,代文化具有游牧与华夏杂糅的特色,件件文物都在彰显着张垣大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进程中的一席之地。

从20世纪60年代发掘怀来北辛堡墓群,到20世纪70年代发掘宣化白庙墓群,再到20世纪80年代,怀来甘子堡墓群和宣化小白阳墓群的先后面世,累计数千件文物用无声的语言为我们依稀还原了那段光彩夺目的文明史。

还记得那些刻有动物造型的青铜短刀、短剑吗?动物,对游牧民族来说,是生活场景的再现,更是裹挟着草原雄风的英雄意象。

曾领队发掘小白阳春秋墓群的考古学者陶宗冶说:“比如,发掘小白阳墓群时,我们看到青铜短剑、青铜刀都出在墓主人的胯或胯稍下的大腿部位,可以推测出,这些短刀、短剑当时佩带在墓主人的腰上,而且,这个生活习惯在当时已经很普及了。用马、鹿、鸟等动物作造型的不止短刀短剑,还有很多饰品,比如,青铜动物饰牌和一些骨质或石质的项链,它们的佩戴位置一般在墓主人的颈、胸和腰部。我们可以试想,如果用最先进的影像科学技术复原,一个代国人,腰佩短剑、耳戴青铜弹簧状大耳环、颈挂骨石项链,胸佩青铜动物饰品,身着镶有铜扣的衣服、长靴,该是多么英姿勃发的样子。”

虎,是百兽之王,让代国人崇敬。在甘子堡墓群中,虎形金饰牌、双虎弯腰相对的青铜剑柄等文物,既让人感受到代国贵族生活的奢华,也能看到,狄,这个民族对威风凛凛的猛虎的崇拜之情。一代代狄人在开疆拓土的奋斗中,多么希望自己就像这猛虎,威风八面,征服弱小。在乱世中争雄的代国,正是用这虎虎雄风支撑起不竭的力量和不屈的斗志。

独特悠远的雄风

鼎盛时期的代国,疆域究竟有多大?

陶宗冶老师这样描述:“结合考古中代文化的分布,代国的疆域应该是西起山西浑源到大同一带,北至张家口,向东抵达承德的滦平、隆化,然后向南从天津蓟县一带沿太行山北路进入永定河中游,最后经蔚县与浑源对接。整个疆域的中心地带在怀来盆地。”

我们依稀推测出代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东邻燕国,西接赵国,北面是其它草原游牧民族,南面是白狄建立的中山国。这就意味着:正好处在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之间的代国势必采取明显不同的外交政策。

代国和赵国的来往比较早。《史记·赵世家》里记载了赵人与代人早在春秋中期就实现联姻。到春秋晚期,赵代之间还有过两次联姻。

白庙墓出土的骨针(右)与针和牙签比较

陶宗冶老师说:“联姻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赵代联姻,对代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避免了腹背受敌。赵国实力蒸蒸日上,与赵联姻确保了西部边境安全;东面的燕国是当时诸侯国里实力最弱的,西面安全了,自己就能时不时出兵燕国、捞点油水,代国贵族墓葬中的燕国青铜器就是证明。”

还记得《礼器之谜》一文中那些数量惊人的精美青铜礼器吗?它们究竟是怎么到的代国?

陶宗冶老师给出了这样的解答:“第一种可能是燕国赏赐给代国贵族的,名为赏赐,实则贿赂,换取边境和平;第二种可能是双方交换所得;第三种也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代国强、燕国弱,代掠夺燕而得。”

用历史的目光纵观代国,它存在的多年里,一直处在燕、赵两个中原大国以及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等北方游牧民族的环绕中,极力走向文明的代国终究难逃覆灭的厄运。

《史记·赵世家》中详尽记载了“赵襄子灭代”这个历史事件:公元前年,赵简子死后,赵襄子继位,赵襄子的姐姐原是代王的夫人,赵襄子丧服还没脱,就登上夏屋山宴请代王,也就是他的姐夫来吃饭。席间,赵襄子趁代王和他的随从酒过三巡,悄悄地命人突然用铜枓把代王和随从们杀死,之后,立即发兵扫平代国。

一个雄踞北方余年的国度灰飞烟灭,甚至没有在文物上留下只字片语,我们只能通过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去推测它昔日的辉煌。在征战与融合中,代国创造了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代文化,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昂扬争雄的时代精神。

代文化是张家口这片土地上慷慨雄风的重要源头,是张家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家口地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凝结点。而它的创造者——狄,这个北方农牧民族和其他部族一同汇入了新的历史洪流,最终在百余年后形成一个叱咤风云、改写历史的新民族——匈奴。(王宸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0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