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背后,藏着一个曾经水患频繁的天津

还记得热播系列网剧《河神》吗?剧中那些千奇百怪的绝技、奇人、轶事,令人眼花撩乱,心神往之。而作为故事背景的,则是那个水患频繁的天津。曾几何时,每到汛期,海河流域也曾灾害频发。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年代,看一看那时天津的样子。

#天津成泽国

“天津特别第一区海大道被水之情形”

这不是水城威尼斯,而是年的天津。

这一年,海河发生大洪水,整个华北地区水灾情况都极为严重,其中天津受灾最重。

华北地区先是出现了重旱。7月份台风北上,降水量又骤增,强降水引发洪水,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等重要河流相继决口,决口后涌入海河的洪水汇集天津。到了8月,又出现了雪上加霜的大海啸,直到11月洪水才缓缓退去。

当时的《北京时报》报道:

“天津各水陡涨,沿河一带村庄尽成泽国……南运河决口三处,天津所属岌岌可危,食粮薪炭饮水一概缺乏。西南关外以至南开、南市、日本租界处,一概水没胸膛,数十万遭水难民,扶老携幼,惨不可言。”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西德尼·戴维·甘博年轻时参加基督教青年会,在年至年间五次往返中美之间。年,他在天津拍下了大量的珍贵照片,记录下当时的真实画面。

洪泛区小木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人们筑起的临时堤坝

露天摆放的要出售的日用品

这场灾难中有天灾,也有人祸。

年8月2日晚,在天津西郊的赵家庄和杨家庄交界处,老河口的堤坝突然决口。霎时,河水灌入农田,田野上一片汪洋,并直奔赵家庄而去。驻扎在赵家庄的巡警以及当地村民迅速赶往决口处。人们将渡船砸沉,与装土的袋子和砍伐的树干一起,填补了决口。

人们感到奇怪的是,堤坝怎么突然决口了?原来,是一位姓王的村民因贪小便宜而酿成的大祸。他有一块田靠近堤坝,为了灌溉田地,就偷偷在堤坝上挖了一条很细的小沟,将河道里的水引入田中。然而,谁也没料到,河水暴涨后,将那条小沟冲成一个4米宽的决口。

#又一场大洪水

这一时期的天津水患确实频发,年,华北地区普降暴雨,海河上游和天津市内多处河道水势猛涨,洪水汇成一片

8月21日洪水进入天津,市区百分之八十的地区被洪水所淹,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浸泡长达一个半月之久。

经历过年洪水的人,如今仍有部分健在。

老干部叶道纶

当时家住和平区成都道。那场大水淹了40多天,一家人困在楼上,没吃没喝,饿得发慌,物价飞涨,变卖金银首饰等家当,仅能换粮几斤。危急关头,全靠有位亲戚蹚着齐腰深的洪水,用一只木盆及时送来一袋面粉,才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

天津日报退休老记者张连璧

洪水发生后,自己和5岁的弟弟负责“觅食”:拿根竹竿,竿头上钉颗铁钉,整天在水边上转悠,盯着水中的漂浮物,无论漂来什么,只要是能吃的,如半个烂瓜,立刻用竹竿把它拦住,捞上来弄回家赶紧煮煮吃掉。

当时天津居住着很多日本人,为这次水灾留下了许多照片作为记录,事后还出版一部影集《天津水灾纪念写真帖》。

影集中的天津如同水城,很多平房在洪水中仅露出尖尖的房顶;停泊在河中的轮船,吃水线等高于路边的一二层楼,船上的烟囱高过路边一座10层楼房;中国邮局改在二楼窗台上办公,顾客站在船上和业务员交办业务……

《天津水灾纪念写真帖》中的天津南市

灾后统计资料显示,年8月洪水进城,直至10月初方才退尽,市区80%被淹,灾民数十万,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盛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饥寒交迫中,饿死病死的人数远远超过溺水者。

如今,如此严重的洪水灾害对天津人民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记忆了。但不能忘却的是,为了彻底治理洪水,人们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河与天津,一度仍是频频与洪水共同出现的名词。

年、年,海河流域都发生了较大的洪水。在年的洪水过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

自那以后,大规模的根治海河工程展开,对流入海河的五大水系采取分散入海的措施,总排水能力达到年的10倍,基本上改变了海河流域水量上大下小的状况。此后,天津就基本上没有再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了。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审核:段昊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8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