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蝶变一半山水一半城这里是石景山

融合山水谋发展,建设首都西大门。五年来,石景山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助力区域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展现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

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北京冬奥会是推动城市环境改善的契机,也是城市转型升级迈向绿色发展的良机。五年来,石景山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契机,严格落实环保准入条件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低端污染企业退出。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建设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重点工程,完成了生活源电代煤全面改造,万元GDP能耗下降、万元GDP水耗下降达到市级要求。

年6月,石景山正式启动区级生态环保督查,四个督查小组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迅速行动、直奔一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督查工作,全面助推石景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各单位各部门严格对照督查反馈意见,逐条对账认领,细化整改方案,狠抓整改落实,精准补齐短板,推动区级生态环保督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服务保障北京冬奥,石景山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充分发挥冬奥会筹办对发展的牵引作用,多措并举打造天蓝、水清、生态美的城市新面貌,更早地惠及市民。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石景山区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基本形成空间开发的刚性约束。

发布实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开街运营,八大处公园综合环境全面提升,首届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奉献盛典,“一轴双核两翼多片区”空间布局初步形成。

同时,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五年任务三年完成,新建和改造5公顷以上大型城市公园25座。“十三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31.3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2.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35m2/人,均位于中心城区前列;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基本实现全覆盖,覆盖率位列全市第一。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五年来,围绕“气十条”“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深化“一微克行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石景山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突出。深化能源清洁改造,建成亚洲最大的西北热电中心,完成居民煤改电户,更新过保设备户,加大散煤查处力度,建成全市第三个“无煤区”。

推进扬尘精细化管理,提高建筑工地绿色施工标准,规范施工场地管控;大力提高石景山区环境卫生质量,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值,助力蓝天保卫战,为广大百姓打造干净整洁生活出行环境,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开展小型机械化作业试点,城市道路机械清扫保洁作业率达到97%。

开展裸地治理,建立裸地台账,实施裸地苫盖、绿化、硬化等措施。为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改善城市景观环境,全区正加快推进“揭网见绿”工作,对一年内无利用计划、适宜绿植增长的地块采取永久绿化、简易绿化等多种形式,摘除苫盖网,地表见绿。

对在施工地、短期内有建设项目启动或者现状为硬化地表不适宜绿植生长的地块做好扬尘治理、有序见绿。截至目前,全区揭网率已超过65%。

初步建立低排放交通体系,淘汰老旧机动车2.26万辆,强化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累计检查重型柴油车超过9万辆,处罚1.3万辆。严格执行国三排放标准的柴油载货汽车全区限行。实现石景山区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全覆盖。大力推行新能源车,鼓励绿色出行。实施生产生活排放减量化,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43家汽修企业VOCs治理和1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5家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改造;完成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完成家餐饮企业和机关食堂油烟净化设施升级改造,完成套油烟净化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在线监测设备安装。

目前,石景山区主要污染物指标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62、37、4和31微克/立方米。与年相比,分别降低45.1%、55.7%、70.4%和38.4%。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浓度限值,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细颗粒物接近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全区优良天数提高到天,相比年的天,优良天数增加天。全区降尘量控制在5.7吨/月·平方公里。

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五年来,石景山围绕“水十条”“碧水保卫战”“河长制”等政策要求,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措施。

开展入河排口清理整治工作,建立入河排口台账,实现直排入河污染源动态“清零”;完成区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并上报备案,每季度向社会公开本区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完善五里坨、北辛安等地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新建污水管线19.62km,改造雨污合流管线12.3km。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9.3%,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处理。

推进水系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启动莲石湖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永引渠水系景观提升二期工程。“十三五”末,国控南大荒桥考核断面、市控玉泉路断面以及市控高井麻峪村桥断面平均水质均为Ⅲ类,三个考核断面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围绕“土十条”“净土保卫战”等政策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等原则,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突出源头管控,督促重点监管企业进行土壤、地下水监测和隐患排查,严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开展关停企业原址用地筛查,组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

持续开展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实施期间的过程监管。落实北京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要求,将污染地块纳入名录管理,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服务保障“冬奥”,探索“监管+服务”模式,以工业场地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交流、政策解读、专家会诊为重点,助力提升土壤环境治理水平。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严格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

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面贯彻《北京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制定并落实石景山区年度危险废物监管实施工作方案,对危险废物进行规范化管理。

推进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和固体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和涉疫情的生活垃圾得到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辐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辐射安全规范单位”创建为抓手,规范辐射工作单位的管理,落实监督检查频次要求,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受控,放射性废物安全收贮,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全面提升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石景山区建立可视化、智能化及网格化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平台,依靠热点网格大数据、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对污染问题精准发力、精确打击。

在全区加密部署台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便携式车载移动设备,形成覆盖全区的监测网络,并搭建大气精细化管理平台,精准指挥调度。编写《石景山区空气质量周报》《石景山区空气质量月报》,对道路积尘负荷、街道粗颗粒物浓度进行排名。

顺利完成石景山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工作方案编制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全面推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管理工作,以排污许可证发放为契机,督促各排污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完成热力生产和供应、加油站、医院等行业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截至“十三五”末,持证单位数量累计家;协助实施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和北京市自选污染源普查工作,共计普查家工业企业、家食堂和餐饮企业、17家加油站、44家汽修企业和家生活源锅炉。

加强对企业的现场核查,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督促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定期向社会公布整改实施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加强环境监管的公众参与能力建设,利用“绿色石景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8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