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北京段系列之一什刹海
大运河在北京的遗产点和相关遗迹众多,为什么先要从什刹海讲起,因为它特别重要。第一,它是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从南方地区沿着京杭大运河而来的船只,装运着粮米、丝绸、布匹、茶叶、木材等物资,直接运运抵积水潭(什刹海)。第二,自元代以后,这里就是北京城的核心区域,换句话说,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建设,是围绕着以什刹海东端切点的中轴线作为基准的。因此,作为一座漂来的古都,无论从元明清三朝帝都的规划、建设、发展,什刹海都是其核心要素之一。
大运河什刹海保护标志碑一、什刹海的形成。
什刹海起源于“三海大河”,即永定河改道后遗留下的古河道形成了一串湖泊。
全新世时期永定河在北京平原上经历了多次摆动。大约在多年前,永定河的干流或干流的一支从石景山东流,经过今天的积水潭、后海、什刹海,转而向南,经北海、中海和南海,流向亦庄方向,这就是古高梁河。
前海东汉时期,古高梁河水向南摆动,宽阔的古高梁河故道中,形成一条由西山及今紫竹院地区泉水汇聚的为高梁河,并形成了由太平湖、西海、后海、前海组成的积水潭(什刹海)及中海、南海等水面,即所谓的“三海大河”。
三海大河示意图隋唐至辽金时期,包括今中海、北海与什刹海是联通一体的,那时因湖中盛开白莲,时人称之为“白莲潭”。通过地理考察和出土文物的判断,它的南岸大致位于今龙头井胡同、柳荫街和羊房胡同所连成的位置,其北岸大致在今鸦儿胡同一线。那个时期时的“白莲潭,地处城外,属于郊野之地。金朝时期,以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修建了皇家离宫-大宁宫。
古白莲潭示意图二、什刹海东岸是元大都城的规划基准线
到公元13世纪蒙古骑兵攻陷金中都并焚毁该城。元至元元年(年),忽必烈称汗,在他驻跸大宁宫的时候,非常喜欢这片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好地方。随即派遣刘秉忠来燕京相地后,决定放弃已被焚毁的金中都城,在其东北郊的大宁宫周边,另建新都。营建工程始于元至元四年(年),元大都城规划设计师刘秉忠,以海子(什刹海)水面的最东端,画一条南北直线,作为大都城的城市中轴线,按照中国古代最理想的“左右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九经九纬”的设计理念,进行建设,到元十三年(年)基本完工,大都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也奠定了明清北京城中轴线和内城的街巷格局,其规划布局一直影响到今天。
元大都的水系三、什刹海是京杭大运河的航运北终端
大都城建成后,为了保障物资供应,元王朝经过分段疏浚,已经开通了京杭大运河,但是其北端只能到通州,通州到大都,虽有坝河运输,但运量有限,仍需陆路运输官粮,运输非常艰难,成本极高,据《元史》记载“方秋霖雨,驴畜死者不可胜计”。
从玉河西望海子桥(后门桥)为解决大运河最后一段的难题,从至元二十九年(年)开始,开凿建成了最后一段人工运粮河:“遂有郭守敬导引昌平白浮泉,修白浮堰引人旧金闸河以济嘈运之举。“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自西水门入城,环流于积水潭,复东折南,出南水门,令人旧粮河,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七闸,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阔,以过舟之水”。
前海北望鼓楼元至元三十年(年),什刹海通航。此时正值元世祖忽必烈自上都返回大都,过积水潭,见漕船蔽水,大悦,赐名“通惠”。“通惠河”名字的由来,并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到明代由于来水减少以及通惠河从澄清中闸到长安街一线被圈入皇城,从通州来的漕船只能到东便门外的大通桥码头,因此明代以后的通惠河,是从大通桥开始。
现在的什刹海范围图通州到积水潭通航后,由南方来的嘈粮、布匹、绸缎、日用货物等可以直抵达积水潭中。“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荤下”。当年的“后市”钟鼓楼一带,与积水潭北侧的斜街构成了大都城内最大的商业街区。
四、明清以后的什刹海,仍是明清京杭运河的主要水源。
今天“什刹海”这三个字,在北京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其实它只是明代中期以后才出现的一个地名。
现在的积水潭(西海)年明将徐达等攻下元大都城之后,为便于防守,在大都城北城墙之南5里,另筑新城城墙。从而把积水潭西端一片水面隔在了城外,这就是后来的“太平湖”,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地铁时,被填平修建地铁车辆段。积水潭剩余的一大片水面,即成了后来的什刹海,它的西段从水关到德胜桥称西海,也叫积水潭;再东,从德胜桥到银锭桥的水面,为后海;银锭桥以东为前海,通称什刹海三海。从后门桥以东为玉河;从西压桥水道,往南,是北海、中南海。这些水道,在明清时期,仍是通惠河漕运的最主要的用水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