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1931年洪水大半个中国被淹,武
中国有句谚语:“乐观者于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
年7月初,中国天气情报总局便针对华北地区发出了橙色预警,会有一场暴雨来临。
各部门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数的工厂、学校提前下班,面对如今瓢泼的大雨,再也没有年特大洪水时的手足无措。
特大洪水水可载人,也可覆人
每年的夏天,中国一些地区便会进入降水季节,洪涝灾害也是时常会发生。但如果说人们印象里最深刻的洪水,可能都是年时的特大洪水和超大暴雨。其实,中国曾经在年发生过20世纪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大洪水,死亡人数更是创下了记录,至今都未被超越。
大概是年发生了太多灾难性的事件,“九一八”事变、国共两党的分裂等等,都让当时那个年代的人受尽了苦难折磨。
年的入夏,中国出现了异常气候,多处河流会合地区降雨强烈。长江、黄河、松花江等等,中国众多知名河流,出现持续降雨现象。由于降雨量过大,同年的8、9月左右,各河流水位出现明显的增长。
再加上年时处中国战乱时刻,官员的腐败问题也十分严重,政府兴修水利的拨款,落到实地的钱少之又少,一个个大坝要么就没有修建过,要么就是豆腐渣工程。面对水位的持续上涨,上游的泥沙砾石逐渐被水流冲到河道狭窄的地方,中下游出现了许多堰塞湖、河州。
特大洪水再加上国内洞庭湖、鄱阳湖等等湖泊受到退湖还耕的影响,大量湖泊面积被农田所取代,让大自然的天然蓄水池能力大大下降,一切的情况相加之后,让原本的恶劣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年中国水灾被称为全球20世纪最具毁灭意义的水灾。原因分为以下几点:其涉及地区广泛,根据当时的政府报社统计结果,认为此次洪水有16个省份受灾严重,相当于半数更多的中国国土被洪水所淹没。
中国的各大河流沿岸更成了此次的死伤重地。正可谓水可载人,也可覆人。它可以滋润万物,也可以毁灭万物。
此刻的中国,近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大雨所冲刷,其降水的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不断持续的水灾给受灾的百姓,不仅在物质上备受打击,还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地打击。
特大洪水淹没房屋水灾下的武汉
当时受灾严重的便是沿河地区,灾民数量超过一亿,死亡人数更是创下惊人的数字,无数人被洪水所淹没,暂时活着的人们也无家可归,衣食住行皆成了奢望,连绵不断地暴雨,不仅带来了洪水,还带来了各种传染病,一时之间更是生灵涂炭,毫无生机可言。
说到武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便是21世纪的新冠肺炎,而武汉汉口在20世纪大水灾中,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武汉,是建在长江边上的城市,历年之中,都在与水作斗争,平均两三年便会发生一次洪水。只是年的武汉,经历了未曾拥有的水灾。
大家本身对水灾的意识并不强烈,认为此次会和平时的洪水一样,不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而当河堤坍塌危及之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此次大水灾的不同。一切都为时已晚,一时之间堤坝被冲破,一场大水卷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特大洪水淹没房屋等被大水冲走的生命,被饥饿而夺取生命的人,被生活所迫自杀的人……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武汉便丧失了十几万人的生命。武汉汉口,除了极少地势上相对较高的地区,其他的平地均成为了一片“陆上海洋”。
其中,汉口市区更是平均水深3米,最深地区可以达到5米。被洪水浸泡两个月后的武汉,受灾人数达到七八十万起。洪水退去之后,寒冷的北风又突如其来的来访,寒冷、饥饿、传染病,又加重威胁着那些暂时存活的人。
这场大洪水所带来的警钟,并没有敲响当地的政府的心灵,无人关心百姓之后的生活,甚至将维修堤坝的费用拿去支持国共两党的内战,以至于年的洪水再次来袭,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湖北省将近8万余人遇难。
修建堤坝救灾体制的萌芽
经历了中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受到洪水的影响,国民政府积极进行灾前动员,并将此次水灾认定为“国难”。
除了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也是受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此次大水灾的经历,积累了不少救灾的经验。当地政府对灾区进行施粥行动和,来减少广大灾民的饥饿而亡的风险。
并发动非灾区的群众,进行募捐等互帮互助,帮助灾区人民挺过难关。大力兴修水利,开展防疫防灾的活动等等,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切努力,都取得了效果非常良好的结果,也顺顺利利的帮助灾区人民度过了难关。
灾区救援工作也正是此次洪水灾难,让人们发展了民间的慈善组织,其中最为令人熟知的便是中国红十字会,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时代,红十字会却组织到了医护工作者十多个人奔赴武汉,前往汉口救援。
其实,除了上述的点点滴滴,还有因为大部分受灾地区拥有医护人员的帮助,传染病并没有大规模的传播,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使许多地区的受灾群众“死里逃生”。
但是,当时的救灾活动中也存在大大小小的漏洞,比如说政府投入的资金并不足够支撑未来的堤坝翻修,民间机构还存在问题等等。
堤坝正视问题的存在,也让当时已经有千余年历史的传统荒政体系走上了被取缔的道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在年大水灾的刺激之下,近代性质的救灾体系处于“懵懂时期”,不断发展完善,也为了之后的水灾救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旧用着这个现代化的救灾体系,也正是之前的经验,让我们可以在暴雨来临前,做好周全的准备。相信未来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