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了1000万中国人的生命,死时3万人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1228/7720944.html

几天前,澳门遭受了几十年未遇的,强台风“天鸽”袭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人遇难多人受伤,居民财产损失已超过50亿澳元

每每面对这样的天灾,生命就如蝼蚁一般渺小,不仅仅是地震台风,在历史上大旱、洪水同样罪孽深重,年河南大饥荒,多万人被饿死,年关中大旱,多万人死亡、40万人出逃,甚至还有30多万妇女被迫卖身,只为了能给孩子换来一口粮食

面对这些血淋淋的数字,蛋蛋姐真的想问,难道我们面对这些灾难就只能是束手无策?只能被动等死吗?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从来不缺人才,有一个人凭一己之力,为中国人挡住了无数自然灾害,他就是中国水利建设第一人,“水圣”李仪祉

他创造了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n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个水工实验室,他造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利学术团体,他建的

中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他开的

与此同时,他还是第一个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水利建设的中国人

最重要的是,他终结了-年关中大旱,拯救了万关中百姓,让关中成为了旱涝保收的福地,成了无数百姓心中的大救星、守护神

这个拯救千万百姓的超级英雄,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在邻居家小孩摇头晃脑背四书五经的时候,李仪祉偏偏对数学情有独钟,代数,几何都是他的心头爱

年,李仪祉因为数学学得实在太好了,就以数学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专门教授西学的泾阳崇实书院,在那里他初步接触到了,现代铁路和水利技术

图:水利设施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积贫积弱的中国,根本顶不住洋人的坚船利炮,国土一寸寸沦陷,短短半年时间,清廷就服软下跪叫爸爸了,还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这场屈辱的战争在李仪祉的心中,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看着祖国大好河山在短短几年间,就被洋鬼子糟蹋殆尽,李仪祉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下定决心要科技救国,誓以救亡图存、拯救苍生为己任,于是年,李仪祉接受了西潼铁路局的资助,远赴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技术

在德国的李仪祉,专业课学起来毫不费力,成了教授眼里不可多得的人才,还利用课余时间遍游了,俄、德、法、荷、比、英、瑞等欧洲诸国,广泛调研了欧洲国家的水利建设情况,就为了有朝一日能让中国,也用上世界先进的水利技术,彻底告别以前的土法人力开渠,让饱受旱涝灾害的百姓脱离苦海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太骨感,在李仪祉憧憬着终有一天,能学成归国造福百姓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无数百姓又陷入了战争的火海,早就因《辛丑条约》对清政府死了心的李仪祉,二话不说买了一支手枪和几十发子弹,一个人跑回国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来又跑到起义军占领了的,上海江南制造局学习射击,总之,我就是要保护我的百姓,谁也别想拦着我!

年国民政府成立,暂且算是给了百姓一个安稳,但那时国内诸多水利工程因为年久失修,多地常年旱涝灾害严重,每年死于洪水旱灾的百姓不下几十万人,在李仪祉看来,百姓的苦难就是自己的苦难啊,于是李仪祉脱下了军装,重操他的水利建设大业

到年间,李仪祉从南京跑到西安,又从西安跑到重庆,治理了永定河改道、淮渭水患,筹划了白河水利、设置了黄河水文站,倡办了华北灌溉讲学班,亲自勘察了运河和淮河,拟定了导淮计划,设计了杭州湾新式海塘,还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水工实验室

图:现代水工实验室内景

李仪祉做了这么多,就是想恪守自己的誓言,保护一方百姓,战争已经够残酷了,怎么能让百姓再受这旱涝天灾之苦

但是,老天好像就是想捉弄世人一样,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无声无息地来了,那年麦收之后,连月的晴天席卷了关中,一粒秋粮都没收着,还不知道情况的人们并不着急:

“等着立秋吧。秋后几场透雨,麦种到地里,这一年就安宁了。一料秋庄稼,没啥大不了。”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就开始急了,种麦的时候都要过去了,却还是接连着的晴天,连丝薄云都寻不见

图:盼着下雨的农民

首先是井里的水干了,一桶下去,只能听见桶碰到井底的咚隆声,叫人淘井(在原有基础上深挖),连挖三天,挖出来的只有湿土不见一滴水,山头上的泉水也断流了,野火接二连三地烧过去,山上秃得连只野鸡都看不到,饿得鸟都飞不动了

不种麦拿什么养活一家老小?有钱的财主还能搏一搏,雇人犁了冒烟的地,就把种子撒下了,蹲在炕沿儿上等一场透雨,穷苦人家只能日日眼巴巴的望着天,希望老天能可怜可怜

图:饿得剥树皮吃的百姓

事实上,这场雨到了立冬都没盼着,饿极了的人想吃年前种下的麦种,可刨出来拿手一搓,就变成干粉被风吹走了

死人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开了,一开始还能办办丧事,后来死的人越来越多,成堆的死人就直接往乱葬岗上一扔,没一阵功夫,就被饿得眼睛发红的野狗吃光了

图:大饥荒成堆饿死的人

旱灾持续到第二年,可怕的瘟疫也来了,肺鼠疫几乎一夜之间,就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数十个省份蔓延开来,百姓为了活命开始四散奔逃,陕西百姓甚至快逃光了

当时一个王姓灾民,带着老婆孩子逃难,晚上在一个破庙里落脚,当天半夜快要饿死的老婆,为了一口粮食,自卖自身跟着另一个灾民跑了,第二天王某得知此事仰天大哭,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抱着女儿,跳枯井而亡

这场景是出生在渭北高原,从小就见惯了大旱的李仪祉从未看到过的,更糟糕的是当时的民国政府,正在准备第二年的战事,租子一分都不少,百姓家里别说口粮,就连留的麦种,也都被大兵搜刮走了

心怀拯救苍生之志的李仪祉,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李仪祉翻出了之前就设计好,但因为国民政府不给拨款而没有动工的,引泾灌溉工程泾惠渠的设计图,去找刚刚到任的省主席杨虎城,杨虎城也是临危受命来督陕,所以两人见面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开工建渠

图:泾惠渠

在国外华侨的赞助和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李仪祉解决了开渠的资金问题,各方共筹集百万余元,于当年开工建设泾惠渠,值得一提的是,泾惠渠是我国第一座运用了,现代水利技术的水利工程,百分之八十的操作都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至年6月泾惠渠第一期工程完工通水,可灌地50万亩,年第二期工程完工,扩灌至65万亩

随着泾惠渠的建成,救命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关中大地,肆虐的大旱和瘟疫渐渐平息了,这场持续了近五年的大旱,带走了多万人的生命,差点让陕西灭种,因为李仪祉,万关中百姓得以存活,在百姓眼里,李仪祉就是神,是他们的守护神

在那之后,李仪祉又修建了渭惠、洛惠,梅惠这三大惠渠,勾连了周边的几大水系,共可灌地万亩,让关中真正成为了旱涝保收的福瑞之地,关中百姓亲切地称他为

“水圣”

在李仪祉以为,百姓终于能不再受旱涝之苦,可以安居乐业的时候,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日军的铁骑无情践踏着,毫无反手之力的无辜百姓,面对四起的硝烟,把拯救苍生作为毕生宏愿的李仪祉,岂能熟视无睹

图:因战争流离失所的妇孺

卢沟桥事变后第三天,积劳成疾被医生断言,只剩九个月寿命的李仪祉,医院待不住了,强烈要求提前出院,一出院就他加入了陕西各界抗敌后援会,同时组织渭惠渠、织女渠的施工,以富国强兵的实际行动支援抗日

随着日寇侵略战火向内地蔓延,西安城内大街小巷拥满了逃亡难民,他们面黄肌瘦,衣不蔽体、无家可归,李仪祉捐出了自己仅有的积蓄大洋,他不但呼吁大家积极筹捐款,还动员大家认养难民和孤儿

有一天他在回家途中,看到在一处倒塌的围墙下,挤着三个老人和两个孩子,饿得嘴唇发青,他询问情况后,马上把他们带回了家,到家时已经半夜,李夫人张孟淑马上起床,给饥寒交迫的五个难民寻出了大体合身的衣服,并亲自下厨房给他们煮面,感动的老人孩子直掉泪

图:饱受战火的老人孩子

因为四处奔波工作,病魔在半年内,急速摧垮了李仪祉的身体,年3月,李仪祉病逝于西安,按照他遗愿,家人把他安葬在了郑国渠旁,关中百姓心中的保护神,就这样走了,那时五千多人来参加追悼会,三万人自发为他送葬,国民政府发了特令褒扬称他:

“德器深纯,精研水利,早岁倡办河海工程学校,成材甚众。近来开渠、浚河、导运等工事,尤瘁心力,绩效懋着。”

《大公报》发表短评称:

“李先生不但是水利专家,而且是人格高洁的模范学者,一生勤学治事,燃烧着爱国爱民的热情,有公无私,有人无我。”

图:去世前的李仪祉

李仪祉的一生是为民抗争的一生,古有郑国白公开渠济世,今有仪祉为民舍命,苦难战争都不能毁灭他的百姓,与天斗、与命搏,我就是这一方百姓的守护神

“吾不信吾之国家遭此暴风雨之摧残,四万万之民族即烟消云灭于地球之上。唯有披肝沥胆,方可共渡国难。”

参考资料:

新浪博客: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的历史记忆百科:李仪祉、泾惠渠Bing网典:李仪祉各界导报:李仪祉临终前8个月的抗日救亡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