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来
新京报快讯(记者徐美慧)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今日(12月30日)亮相。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坚持“五子”联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北京市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取得了积极进展。
今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颇丰”。北京市明日(12月31日)开通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19号线一期等9条段线路,通车线路为历年最高;永定河治理段河道全线通水,河水奔流入海。
北京市累计接纳南水北调来水超70亿立方米,更多市民享受到高质量水源;石景山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开园迎客,生态城市建设让生活更加美好。
石景山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十四五”期间,北三县、平谷区将接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
北京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助力“两翼”建设,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在交通网络方面,今年,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公路西延段建成,未来开通后,将实现雄安新区与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的快速直连;承平高速开工建设,北京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公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
轨道交通平谷线朝阳段、通州段、平谷段进入关键性建设阶段,预计将于“十四五”期间开通,将实现北三县、平谷区首次接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至中心城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55分钟,进入1小时交通圈。
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方面,今年,北京市基本建成官厅水库八号桥水质净化湿地、南大荒水生态修复工程。
同时,年内开工建设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工程、平原南段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永定河市内干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面开工建设,永定河治理段河道全线通水,河水奔流入海。
在实施平原南段综合治理时,北京秉持“自然、生态、低扰动”建设原则和“以水引路、用水开路”的治理思路,以冲出的河槽为基础,放缓岸坡、补植绿化,最大程度降低生态扰动,真正做到了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在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方面,广渠路东延地下道路开通,宋梁路北延、通怀路三期、广渠路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副中心对外交通体系逐步构建;厂通路于12月底开工建设,将加强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交通的互联互通;万盛南街建成通车,施园公交首末站基本建成,为年内开园的环球主题公园提供了良好交通保障。
轨道交通“丰收年”,9条(段)建成投用
北京市今年在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面也成效显著。
在交通综合治理方面,今年,北京持续加快建设北京朝阳站、望京西、东夏园等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丰台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
今年,轨道交通可以说是“丰收年”,11号线西段、19号线一期、17号线南段、14号线剩余段、8号线三期剩余段、S1线剩余段、首都机场线西延等9条(段)明日(31日)开通运营,通车线路数量为历年最高,地铁运营总里程超过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明年,北京将加快推进3号线一期、12号线等9条段线路建设,其中,力争实现昌平线南延一期、16号线南段开通运营,新增运营里程约25.6公里。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北京将更加注重既有线路的提升改造——启动实施1号线福寿岭站启用改造等工程。
今年8月底,北京实现了轨道交通1号线与八通线之间贯通运营,保障全线2分钟最小行车间隔,通勤时间平均减少了5分钟,大幅缓解了四惠站、四惠东站的候车压力,提升运营安全水平。八通线早高峰车站常态限流将成为“过去时”,乘坐体验大幅改善。
同时,北京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四网融合”,尤其是在优化轨道交通平谷线(22号线)方案过程中,预留与市郊铁路通密线互通条件、与规划地块连通条件,优先保障P+R停车场、公交场站、自行车停车场设置,集中设置便民服务设施空间,未来,将结合周边需求进一步细化具体功能配置,最大力度地引导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功能、周围空间的顺畅衔接。
此外,北京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