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水上文明大运河
生于北方的我对大运河的了解并不多,直到翻开《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图册里的画面非常壮观,但关于大运河的信息并不完整。这倒是燃起了我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一条大运河承载着这些故事。
公元前年,吴王夫差一心争霸中原,北上伐齐。当时,江、淮之间没有水路可通,只有由江入海,不仅航程长,而且海上风狂浪急,易失战机。为了安全和便利行军,缩短军需路线,吴王夫差下令在蜀冈之上筑邗城,在蜀冈之下凿邗沟。此为中国古代大运河开凿的开端。吴邗沟全长里,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扬州、淮安两大历史文化名城因邗沟的开凿而诞生。
今天的浙江绍兴是曾经的越国国都,公元前年越王勾践实施由山路向平原发展的计划,开凿了以山阴故水道为主的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南起始段。沟通了东西,西起杭州,经过绍兴,东至宁波甬江入海口。为中国大运河浙东运河打下了基础。浙东运河是浙江省内的一条运河,西晋时期形成西起钱塘江,东至东海的完整运河。
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的运河。分裂期间,各地方政权大都开凿了地方性运河,这些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在河南荥阳,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附近,历史传说中的鸿沟就位于这里。两千多年前,一场长达4年多的战争在这里激烈展开。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当历史的硝烟褪去,楚河汉界却永远定格在了中国象棋的棋盘上。今天,鸿沟的起点已经干涸,而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却和黄河相连。黄河水从这里奔涌出来,沿着一条人工运河向东流去,一直流到淮安。这条连接了淮河、黄河流域的人工运河就是隋代大运河的通济渠。
公元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只用了6个月便修成了全长公里的通济渠。通济渠一直通航到元朝。现今的通济渠是几乎消失了的一段运河,但历史上通济渠的漕运,从江南运来的物资,给沿线的洛阳、郑州、开封、高丘等中原城市带来了繁荣。著名的清明河上图,描绘的便是开封运河两岸景象。
开凿通济渠3年后,公元年,隋炀帝又征发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永济渠利用原有的部分河道,引水开凿至天津,接着又开凿永定河直通涿郡(今天的北京通州)全长多公里。公元年,隋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带船队和大批人马抵达涿郡,全程仅50多天,可见其通航能力之大。历经两千多年,永济渠到今天只留下几段残存的河道。
公元年,隋炀帝继续重修镇江到杭州四百公里的江南运河,打通了镇江至杭州段,仅仅用了4年时间,隋炀帝修通了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后人称之为隋唐大运河。隋代大运河的源头洛阳,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贸易,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元朝开始,国都变迁到北京,国家政治中心北移,开凿了元朝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这条大运河较隋代大运河大幅度东移,缩短了多公里,只有公里。即便如此,依然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运河。
公元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会通河。这条河北始临清,南到东平路的安山,这样漕船就可以从江南直接到达北京的通州。漕船到达通州还是不够的,忽必烈继续开凿运河,把运河从通州延伸到了积水潭,修建了通惠河。元朝时期的积水潭包括今天的前海、后海、西海三湖。每天川流不息把来自江南的漕粮运到积水潭码头。
中国大运河全面地带动了沿岸城乡的发展,从农业灌溉、渔业养殖到贸易运输。大运河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一条纵横南北的文化走廊。凭借它,北方的儒学思想与南方的诗性文化有了交流和碰撞的可能。运河沿岸逐渐形成了历史名城,留下了“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的佳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24.html